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姬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开始诸侯争霸时期,称为春秋时代。此时黄河和长江地区共有140多个诸侯国, 在战争中,小国被吞并,大国交替争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先后称霸。各国兼并战争打破了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同时,华夏族和南方蛮国开始了争霸时期。旧的领主、农奴逐渐被新的地主和农民所代替。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春秋末期新兴地主占据各国政治优势,推行变法,中国社会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由于变法彻底,秦国逐步崛起,成为力量最强的国家,终于消灭六国统一中国。东周时期是中国社会制度剧烈转变的时期。中原和边疆地区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联系。农业进一步发展,私田增多,诸侯国先后采取了“初税亩”等新的赋税制度。奴隶制、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形成。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动摇瓦解,礼乐制度、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老子、孔子等思想家。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著书立说,展开激烈论争。铁器和牛耕的普及,推动了经济发展,天文、工程、医学、文学等取得巨大成就,战国是中国古代文化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之一。
  • 中文名
  • 外文名Eastern Zhou Dynasty
  • 别 名东周
  • 时间范围公元前 770年 至 256年
  • 都 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分为王城、成周)
  • 主要城市大梁,新郑,临淄,曲阜,商丘等
  • 语 种雅言
  • 货 币贝币、刀币、布币
  • 主要民族华夏族
  • 国土面积2180000 km²
  • 开国君主周平王
  • 亡国之君周赧王
东周
0.09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