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连横与合纵的巅峰对决:战国纵横家张仪巧借“三寸不烂之舌”力克魏国犀首公孙衍,八年三轮交锋,彻底瓦解抗秦六国合纵联盟
只为伊人笑
发布:16小时前

张仪从未想到,自己师从于名震天下的鬼谷子,脑子里都装满了谋略,意欲游说诸侯成就一番事业,竟然能在楚国被诬陷为小偷。 copyright jirehuo.com

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张仪去楚国相国那游说,试图谋个差事。可在一场宴席之后,相国的玉璧丢失,大家因为张仪贫穷而诬陷他,一连数百杖把张仪打得还剩半口气。 copyright jirehuo.com

被抬到家,张仪妻子可怜又心疼地说:“瞧瞧你,要是不读书不去游说,又怎么会受到如此羞辱呢?”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浑身是伤的张仪,估计此刻只有嘴巴能动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张仪挣扎着看着老婆,幽幽地问:“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他老婆居然被逗笑了,这不是鸭子死了嘴还硬吗?“在在,舌头还在。”

copyright jirehuo.com

张仪咬着牙,恨恨地说:“那就够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俗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接下来,他将掀起一场滔天之变。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复仇。

copyright jirehuo.com

张仪,战国时期一个充满争议的纵横家。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有人认为张仪无智,只是善于揣摩人心,会说话而已;

copyright jirehuo.com

有人认为张仪无德,他不讲武德,欺骗楚国、魏国等多个国家,一再拉低了道德底线,与司马懿无异。 copyright jirehuo.com

这么说未免将张仪过于脸谱化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毕竟在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此起彼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谁不是绞尽脑汁,又有多少仁义的生存空间?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与范雎等人比,张仪算得上是秦国的顶级战略家吗?他是如何用了八年,经过三轮交手,最终将魏国犀首公孙衍构建的六国联盟彻底瓦解掉的?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张仪是魏国人,曾和苏秦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之术,在学成之后,为了求职他们便开始周游列国。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张仪先去了楚国和赵国,最后才选择秦国。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之所以选择这个求职路线,估计就是参考了苏秦的求职经历。此前苏秦先回老家东周都城洛阳求职却惨遭碰壁。到秦国时,商鞅刚被杀,秦国朝野对外来人士并不友好,于是苏秦到秦国的求职又以失败告终。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张仪参考了苏秦的求职经历。先到了楚国,估计是看楚国国力强盛,且远离中原腹地,没有那么卷。但到了之后才发现楚地之所以不卷,是因为外地人在这压根就留不住。 copyright jirehuo.com

万般无奈之下,张仪想投奔师兄苏秦。但苏秦坚守同行是冤家的古训,让张仪吃了点小苦头,并暗中引导张仪到了秦国。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此时在秦国,国内形势又有了新变化。坐稳了王位后的秦惠文王打算强化君权,于是开始积极向外扩张。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张仪的到来,可谓是恰逢其时。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在马陵之战后,魏国主力被齐军所歼灭,魏国国力一落千丈,由战国初期最强沦落为了二流国家。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秦惠文王抓住机会,为秦魏持续八十多年的河西之战画上了句号。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在雕阴大破魏军,俘获魏将龙贾,将魏军斩首八万。魏军防守上郡、河西郡的主力全被秦军给霍霍完了。

本文来自jirehuo.com

魏国再无一战之力,只得将河西之地还给了秦国。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公孙衍打得这么顺利,当然是充分体现了个人价值,但是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武将,用力太猛也不好。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公孙衍在来秦国之前是魏将,在魏国担任过渠首这样的要职。到秦国仅一年,就因为军功升至大良造。大良造在秦国十七级军功爵中是最高一级,商鞅、白起等人都获封此爵,再往上就封无可封了。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孙衍是来秦国时间不长,忠诚度都不明的客卿,并且已经功高不赏,出于巩固君权的考虑,秦惠文王打压一下他也很合理吧?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怎么打压呢?秦惠文王祭出了秦王常用套路:用文官压武官。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张仪上场了。他发挥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

copyright jirehuo.com

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仪因言秦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

copyright jirehuo.com

张仪和公子华率兵占领了魏国的蒲阳,这里可是魏国的咽喉之地,控制着到上郡去的要道,丢了蒲阳,上郡就一整个成为了孤悬在外的飞地。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于是张仪跑过去和魏国做交易,退还魏国蒲阳,并将秦公子繇送到魏国为质,这样换得魏国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一起打包割让给秦国。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魏王一想,如果不交易,那么失去与魏国本土联系的上郡迟早会被周边国家给蚕食掉。所以为了整个上郡而送掉十五个县,丢小保大,这笔交易值得做。此外秦国送公子过来,就是交好的表示,魏国赶紧抓住机会喘口气,慢慢再图打算。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copyright jirehuo.com

张仪此举充分显示了他的实力:1、战略眼光高,攻击魏国要害,换得为秦军打开向中原腹地进军的通道。2、外交手腕灵活,送秦公子为质,便是允诺不再进攻,让魏国献上城池不再犹豫。此外,秦魏和好,避免魏国之后再反击,将秦国拖入无休止的战争。

copyright jirehuo.com

割了魏国一大块肉,然后收费给人家消炎治疗,完了魏国还得说声谢谢。这小算盘打得。 挤热火,www.jirehuo.com

秦魏大战的收尾、善后一气呵成,赢得如此干净利落,秦惠文王大喜,立刻任命张仪为相国,为百官之首。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孙衍本来干得好好的,可能就指望着相国的位子。可现在张仪给他来了个漂亮的盖帽。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孙衍感觉颇为委屈,想来是遭受了职场暴力。为了表示抗议,公孙衍直接就来了个挂冠而去,啥都不要就回魏国去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但公孙衍与秦国,特别是与张仪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本文来自jirehuo.com

copyright jirehuo.com

         魏国犀首公孙衍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回到魏国后的公孙衍开始黑化。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他现在就是要和秦国和张仪对着干。于是“成为张仪之敌”的目标达成。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于是在魏国,相国惠施和渠首公孙衍,一文一武配合起来,试图通过合纵来对抗秦国。 copyright jirehuo.com

惠施的思路很清晰:“合齐、楚以按兵”。意思就是和齐国、楚国都把关系搞好。这样的话,齐国和楚国相互打起来都没关系,反正魏国是安全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但公孙衍后来对这个思路进行了修正。不能只求安全就完了,还得想办法做大做强啊。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于是公孙衍开始利用资源,他开始和齐国一起搞事情。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公元前325年,公孙衍邀请齐国名将田朌一起进攻赵国。在当时赵国可不算弱国,这种涉及国家战略的事,岂是两国大将就能敲定的?但公孙衍表示没问题,让田朌跟齐国国君去说,只要五万人就能搞定了。

copyright jirehuo.com

田朌感觉用五万人就能打败赵国,这事咋听起来不靠谱呢?但公孙衍微微一笑,叠两个手指头,说出他的妙计: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犀首曰:“公之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难以惧之,是赵不伐,而二士之谋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夫难构而兵结,田侯、梁君见其危,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田盼曰:“善。”遂劝两君听犀首。犀首、田盼遂得齐、魏之兵。兵未出境,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公孙衍认为,如果说投入兵力太多,两国国君就不会同意了。而等大军出征之后,如果因兵力不足而面临危险,国君怎么舍得抛弃这五万将士呢?于是便还得不断加派援军,到那时还愁打不赢赵国吗?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后来的结果,果然如公孙衍所料,齐、魏联军将赵军打得大败。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从这件事,便可以得知公孙衍的特点:

挤热火,www.jirehuo.com

1、游说能力超强。公孙衍能够说服齐国大将田盼还有两国国君,说明其游说能力非常强,很善于利用人心完成自己的事情。 挤热火,www.jirehuo.com

2、组织能力超强。这两国上十万军队可不是橡皮泥,说捏就捏到一起了。要想发挥“1+1>2”的效果,统率能力不足可不行,显然在这一块公孙衍没有短板。

copyright jirehuo.com

3、指挥水平超高。赵国军队战斗力也很强,强到连齐国大将都不敢轻易动手。但公孙衍就是有这样的指挥水平,能够带着两国军队,把赵国给打败了。  

copyright jirehuo.com

所以“遂劝两君听犀首”,两个国家都听公孙衍的。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这一战意义非凡。正是靠着这一战的胜利,公孙衍才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为日后合纵攻秦打牢了基础。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公元前325年,齐、魏打败赵国以后,公孙衍建议魏王乘势而进,继续一系列布局。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当年,魏惠王和韩威侯在巫沙会盟相王,会后韩威侯直接带太子到赵国拜会; 本文来自jirehuo.com

魏太子到齐国为质,魏国继续绑定齐国,加强与齐国关系; 本文来自jirehuo.com

魏公子高到楚国为质,魏与楚的关系同样受到重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赵国挨了揍,打掉门牙往肚里咽,还得跟着这几国一起混。 copyright jirehuo.com

这样在魏、韩、赵、齐、楚五国的友好关系就这样形成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战国形势图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眼看五国联盟就要成型了。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孙衍一下搞这么大动作,把秦国上上下下吓出一身冷汗。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张仪决定出手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当然张仪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张仪亲自带兵攻占了魏国的陕,打打魏国的风头;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修筑上郡的要塞,想办法先把占领的地方守住。 copyright jirehuo.com

当然,张仪还有个杀手锏: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元前323年,张仪提议,秦、楚、齐三国相国在啮桑会盟。 本文来自jirehuo.com

这一步很重要。五国联盟的核心是哪几国?魏、楚、齐嘛。那现在张仪试图把其中的楚、齐两国给撬走,算不是瓦解五国联盟?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当然让楚国和秦国会盟,可不是说说而已。张仪做了大量的工作。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先是楚国和魏国闹僵了。公元前323年,楚国提出要送魏公子高回魏国去夺取太子之位,并大破魏国军队,夺取了魏国八座城池,报了之前挨魏国揍的仇。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楚国的变化让人一时难以理解。之前楚魏关系还好好的,眼看就要五国联盟了。楚国为啥在节骨眼上搞事呢?这个恐怕就和秦国的挑拨有关了。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楚国肯定有点不服气:齐、楚都是平等的,为啥要把太子送齐国,把公子派到楚国?难道楚国低人一等吗?

挤热火,www.jirehuo.com

然后可能张仪本人或者张仪派人到楚国提醒了一下刚即位的楚怀王:您的父亲楚威王去世前在陉山之战被魏军打得太惨啦,奇耻大辱怎能不报?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于是新账旧账一起算,楚国就这样和魏国闹掰,并顺势就和秦国重修旧好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而齐国呢?秦国直接出手敲打。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公元前323年,秦军进攻齐国,两国在桑丘交战。显然秦军都没打算认真打,吓吓而已,于是此战秦军败了。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军事虽败,秦国的外交可谓大获全胜。秦国派出使臣陈轸向齐国求和,并提出与齐国会盟。结尾陈轸还阴阴地说了一句:“我将替大王去游说楚国大将昭阳,让他就此退兵不再进攻齐国。”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楚国在桑丘之战中的态度,说明秦楚关系走得很近了。这也证明了此前秦国已经插手并改变了楚国的外交政策。

本文来自jirehuo.com

齐国此时已经没得选。为了避免被秦国和楚国围攻,那么就只能结盟。打不过就加入嘛。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这样一番操作,魏国提议的五国联盟就这样被破解了。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孙衍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他再度反击。没了齐、楚两国,但他拉来其他国家,试图打造新的五国联盟。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公孙衍知道其他四国国君需要什么,于是就以彼此承认升级为王。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公元前323年,公孙衍联络韩、赵、燕、中山四国会盟称王,这便是“五国相王”。 挤热火,www.jirehuo.com

虽然是联合起来了,但少了齐楚两个大国,整个合纵联盟的实力便大大缩水,所以其作用和影响力就差远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这种以称王为目的的结盟,太过于松散,根本就不足以组织起来抗秦。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于是公孙衍的五国联盟战略还是被张仪给破解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五国相王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当然魏国长期站出来与秦国唱对台戏,秦国是无法容忍的。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怎么办呢?那只能是从内部瓦解。

copyright jirehuo.com

张仪借口在桑丘之战遭遇失败,因而谢罪辞职。并随后又在魏国实现了再就业。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这种就业,就有种秦国威胁魏国,并在其国中投放空降兵的感觉。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而魏惠王也深感无奈,既然反对秦国的合纵失败了,他只能接受秦国的连横。否则等秦军打上门来,就没有条件可讲了。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元前322年,张仪到了魏国,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般,将魏国搅得鸡飞狗跳。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张仪先是取代了惠施,成为魏国新的相国。惠施被驱赶到楚国,随后又转道宋国,无奈地与庄子去观鱼,作“濠梁之辩”去了。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惠施的离开,让公孙衍失去了一个重要战友。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公孙衍感受到深深的压迫感。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魏惠王不愿意听张仪全面倒向秦国的主张,还想办法任公孙衍为将,试图在魏国用合纵的势力制约张仪连横的势力,秦惠王闻之大怒,不听话立马就派兵找上门来了,秦军一口气攻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魏惠王只得屈服,不再反对张仪的意见。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孙衍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想方设法阻挠张仪的策划。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公元前321年,张仪试图让韩魏换地以便攻取楚、赵之地,简而言之,就是要让魏国和楚、赵两国形成敌对关系。但这次,张仪发现自己高超的外交手腕失效了,这次无论如何就是推不动。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张仪换了个打法,当年齐国又约燕赵楚,孤立魏国,但这次活动又没成。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不用问,这都是公孙衍的功劳:

挤热火,www.jirehuo.com

齐王将见燕、赵、楚之相于卫,约外魏。魏王惧,恐其谋伐魏也,告公孙衍。公孙衍曰:“王与臣百金,臣请贩之。”王为约车,载百金。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孙衍大搞金元外交,硬是将张仪的计划全给搅黄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公元前320年,张仪发起了最后一次反击。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张仪实施“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行动,试图将韩、魏绑定在秦国的战车上。

copyright jirehuo.com

面对秦军的进攻,齐威王用了一个能人:匡章。这位可是员猛将,后来就是他带着五国联军攻破了秦国函谷关,差点把秦国给灭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这次面对秦、韩、魏联军,匡章轻松将之击败。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此战一败,标志着张仪在魏国的连横战略彻底破产。 本文来自jirehuo.com

而魏惠王也以这次失败为由,堂而皇之地将张仪赶回秦国。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这次外交反击战,公孙衍胜了张仪。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合纵与连横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公元前319年,在赶走张仪之后,公孙衍走上人生巅峰,他得以出任魏相。

本文来自jirehuo.com

而在外飘了几年的惠施也回到魏国,合纵的势力得到了空前增强。

copyright jirehuo.com

魏惠王死后,继位的魏襄王很想通过合纵,从秦国手中拿回河西之地。 本文来自jirehuo.com

这一次,公孙衍成功说服了多国与魏国合纵抗秦。

copyright jirehuo.com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齐六国联合攻秦。为了这次进攻,公孙衍可以说是做足了功课,他还劝说了秦国西方的义渠也参加伐秦同盟。这样合纵的联军,就可以同时从秦国的东边和西边出兵,对秦国形成包围之势。

copyright jirehuo.com

大家推举楚怀王为纵长,联军部队浩浩荡荡打到了函谷关。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但其中没有提到齐国大将匡章的参与,如果有齐国大将匡章在,公孙衍、匡章联手,或许能成大事。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可惜各国之间配合并不默契,只有韩、赵、魏三国真正出战。 挤热火,www.jirehuo.com

秦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办法。 挤热火,www.jirehuo.com

秦军先集中进攻了魏军,导致魏军遭遇了半数的伤亡,重挫之下,魏国只得放弃合纵,转而向秦国请求讲和。

挤热火,www.jirehuo.com

魏国一求和,其他各国便纷纷退兵,大家一哄而散。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楚怀王为纵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

copyright jirehuo.com

而秦国紧接着实施了反攻。

挤热火,www.jirehuo.com

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韩军一下被秦军干掉了八万多。 挤热火,www.jirehuo.com

齐国也早早掉头,配合秦国的攻势,联手宋国进攻魏国,在观泽大败魏、赵联军。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十二年齐湣王(当作齐宣王)伐败赵、魏军,秦亦败韩,与齐争长。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于是这次合纵伐秦便彻底失败了。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公元前317年,在张仪的劝说下,魏襄王正式宣布退出南北合纵,向秦国屈服。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张仪的连横之策,终于以绝对优势胜过了公孙衍、苏秦、惠施等人的合纵之策。  copyright jirehuo.com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挤热火立场。
  • 除作者申明原创版权外,所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bybook@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0.10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