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魏国发生高平陵政变,反映的便是曹爽集团和司马氏集团争夺政权的矛盾。政变结果毋庸置疑,曹爽集团大败,魏国大权也因此全部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魏国司马懿与东汉末年的曹操一样,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位极人臣”,登上了臣子所能达到的权力顶峰,其子孙以“禅让”的方式“改正朔,易服色”,建立了新皇统。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公元240年到公元249年,曹爽集团与司马氏集团斗争了将近十年。在这期间,暗斗的时间大概占了十年,而明斗的时间仅仅只有五天。司马懿一经发起对曹爽集团的进攻,便出其不意,一下子将曹爽置身于不投降即死亡的绝地,迫使曹爽集团一天内就全部乖乖放下了武器,接受了司马懿提出的以官位和权力来换取性命的条件。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曹爽被司马懿夺下政权,曹氏命数已尽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曹爽被司马懿轻松夺权
然而自此四天之后,曹爽等人的性命也不能苟全,曹爽集团众人只能后悔莫及地戴上莫须有的“谋逆”的罪名,在被剥夺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的情况下,无奈地走上了断头台。曹爽集团为什么会败得如此迅速,如此窝囊呢?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司马懿发动了诛杀曹爽集团的高平陵政变,是曹魏一朝历史的转折点,也一直被现代的历史学家所重视。现代学者也对此次政变的性质持有不同观点,究竟是世族地主和庶族地主之间的斗争,还是世族地主革命派和保守派支架的斗争呢?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从《三国史》来看,两集团都代表世族地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曹爽等人代表腐化已深的曹魏皇族和世族地主的浮华派,司马懿则是代表从曹操以来世族地主中的事功派。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曹爽集团大都是出身世族大家
copyright jirehuo.com
以曹爽兄弟为代表的皇族,其党羽何晏,丁谧等人都出身与世族大家,无论是其阶级背景还是行政措施,与庶族都毫无干系。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公元240年到249年期间,曹爽担任首席辅政期间,实际上并没有留下什么革新和改良的记录。有一些近代学者将《三国志.夏侯玄传》中保留的《夏侯玄答司马宣王时事议》作为是曹爽集团改革的指导思想。 copyright jirehuo.com
仔细去推敲夏侯玄的议论的话,主要内容不外乎,完善九品选官制度,改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为州、县二级体制,严格地遵守等级规范官民的服饰。如果只是如此的话也谈不上是改革,更何况夏侯玄给曹爽提出来的这些建议,根本都没有付诸实践。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司马懿在夺权后第五天,诬陷曹爽,借机将其斩杀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还有一些人认为司马懿宣布曹爽的罪状中有“背弃顾命,败乱国典”,“欲置新人以树私计”,都是在说曹爽的改革措施,司马懿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司马懿个曹爽安插的罪名大多是诬陷,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只有一点毫无疑问,那便是曹氏集团所做出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是为了削弱和排挤司马氏集团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让自己可以达到专擅朝政的目的,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作用。
曹操生前已经让曹氏成为最大的权势集团,曹丕代汉正是曹氏集团权势膨胀到极点的结果。然而曹氏集团在取代东汉皇朝建立曹魏政权,成为皇族集团之后,在形势上日益增大、显赫的同时,在实质上日渐腐朽和衰弱。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copyright jirehuo.com
曹爽父亲曹真跟随曹操东征西战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曹爽继承其父爵位,地位一路攀升
其中最大的失策便是没有阻止司马氏集团的崛起,魏明帝去世之后,曹芳以幼主临朝,曹爽成了曹氏皇族集团的首领及首席辅政大臣。然而在其十年的辅政期间,曹爽的所作所为不仅加快了曹氏集团腐败的速度,而且在巩固和运用手中权力的时候不断失误,这也导致曹氏集团进一步被削弱。 copyright jirehuo.com
当日渐强盛的司马氏集团突然跟曹爽集团摊牌的时候,曹爽集团已经没有了制敌于死命地能力和力量了。
曹爽之所以成为曹氏皇族集团的首领,跟他的父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父亲曹真的奋斗和功绩为曹爽铺了一条通向权力高峰的康庄大道。曹真是曹操的族子,因为曹真的父亲曹邵跟随曹操起兵的时候“为州郡所杀”,所以曹操非常地照顾自己兄弟的遗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 挤热火,www.jirehuo.com
copyright jirehuo.com
曹真骁勇善战为,尽职尽责
copyright jirehuo.com
曹真智勇兼备,跟随曹操东征西战,屡立战功。曹丕继位之后,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督雍、凉州诸军事”。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公元222年被征还京师,任命为上军大将军。没过多久又转任为中军大将军,外加任给事中。曹丕去世的时候,曹真与陈群、司马懿等人共同受遗诏辅政,迁大将军。魏明帝在位的时候他因指挥对蜀作战有功,“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达到了当时臣子当中能够达到的最高的位置。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不过曹真一生都小心翼翼地尽臣子之节,忠心耿耿地为曹氏父子祖孙三代服务,真的做到了“功高而不震主”。作为军事统帅,他体恤部下,“每征得,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由此便可以看出,曹真的飞黄腾达虽然跟他是曹操族子的身份撇不开关系,但是他的功业和权位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智慧、胆识和才干争取来的。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曹爽影视形象
copyright jirehuo.com
所以在曹真病逝的时候,魏明帝下诏表彰曹真“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这种称谓,对曹真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曹真死后,曹爽作为长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其他的五个儿子都被封为列侯。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曹真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巨大功勋既使自己的后代成了权势富贵之家,同样也使曹氏家族走向了灭族之路。当然导致曹氏家族灭亡的直接责任人还是曹爽。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曹爽年少时还算聪慧机敏,虽身为宗室贵族,但行为“谨重”。魏文帝时期便得到曹叡的赏识。魏明帝在位的十三年中,曹爽“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五武卫将军”,进入了统治集团的核心圈层。之后曹芳即位,又做了首席辅政大臣,地位达到了跟曹真一样的高度。
参考资料:
本文来自jirehuo.com
[1]朱子彦.高平陵之变再研究[J].东岳论丛,2020,41(11):143-154+191.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0.11.016. 本文来自jirehuo.com
[2]祝捷. 曹魏之政治格局、士人社会与思想对话[D].南开大学,2012.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3]王永平.曹爽、司马懿之争真相考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3):54-60.DOI:10.19411/j.cnki.1007-7030.1999.03.012.
[4]方诗铭.何晏在曹魏高平陵政变前后[J].史林,1998(03):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