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 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四个正统王朝的统称,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并与北方胡人建立的五个政权对峙,共二十四帝,历一百六十九年。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详细]
  •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420年—589年)和北朝(439年或386年—581年)的统称,指中国历史上从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宋建立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形成的南北对峙局面。南朝承自东晋,从420年刘裕代晋算起,有南朝宋、南朝...[详细]
  •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国时期羌族姚苌建立的政权。共历三世三帝,享国三十四年。前秦宣昭帝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族军阀姚苌在渭北叛秦,建元二十年(384年)姚苌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次年擒杀苻坚。白雀三年(386年...[详细]
  • 西秦 (385年—400年、409年—431年),五胡十六国政权之一。陇西鲜卑族首领乞伏国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肃省榆中县)。其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以别于前秦和后秦,后世袭用之。385年,鲜卑酋长乞...[详细]
  •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雄主苻健建立的政权,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前秦历五世共六帝(含追封共六世八帝),享国四十四年,从苻洪称王算起是四十六年。 西晋末年,百姓流离失所,苻洪招抚流民,后被关西豪强推为盟主。后赵末年,三秦王苻洪大...[详细]
  • 大夏(407年—431年)是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史称“胡夏”。定都统万城,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赫连夏政权从赫连勃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公元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仅存在了二十四年。...[详细]
  • 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高云、冯跋建立的政权。历二主,共28年。北燕因其都龙城,又名黄龙,因此南方的刘宋称其为黄龙国。也有史书因其地处东北称其为东燕,但较为罕见。407年,冯跋发动政变灭后燕,拥立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详细]
  • 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德建立的割据政权,别称燕,定都广固(今山东青州),疆域涵盖今山东及江苏北部,实行君主专制政体。慕容德原为后燕范阳王,397年后燕君主慕容宝在参合陂战役惨败于北魏导致分裂,次年率部南迁滑台称燕王...[详细]
  • 后燕(384年—407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垂建立的割据政权,慕容垂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属慕容氏诸燕之一,历三世四主,国祚二十四年。初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龙城(今辽宁朝阳),全盛时疆域涵盖今河北、辽宁全境及山西、河南、山东和...[详细]
  • 前燕(337年—370年),十六国时期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国家,国号为“燕”,全盛时期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历三世两主,共十九年。从慕容皝称王算起是三十四年。前燕以所在地为战国时燕国旧地,故国号...[详细]
  • 南凉(397年—414年),是十六国政权之一,国号凉,共历二世三主,共十八年,十六国政权之一,为拓跋鲜卑政权。河西鲜卑拓跋乌孤所建,定都乐都(今属青海省海东市)、西平(今属青海省西宁市)、姑臧(今属甘肃省武威市),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详细]
  • 后凉(386年—403年),十六国之一,都城姑臧,由吕光建立,历4王,17年。以地处凉州为国号。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吕光据有姑臧(今武威凉州)于大安元年(386)称大将军、凉州牧。后凉大安四年(389),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详细]
  • 西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由李暠建立的汉人政权,以敦煌为都城(后迁酒泉),疆域涵盖今甘肃西部、内蒙古西南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因位于凉州西部而得名,是凉州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西凉(400年—421年),李广后裔李暠于公元400年建立的王朝,在敦煌自称...[详细]
  • 北凉(397年—460年),十六国之一,都城姑臧。开创者是段业。401年,沮渠蒙逊诬陷沮渠男成谋反,段业斩沮渠男成,沮渠蒙逊以此为借口攻杀段业,仍称凉州牧,改元永安,继承凉州王霸之地。沮渠蒙逊于412年定都姑臧,称河西王,凉州牧。此时北凉控...[详细]
  • 后赵(319年—351年)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盛时疆域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 共历七帝,享国三十三年。319年,石勒在襄国自称赵王,史称后赵。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称大赵天王,不...[详细]
  • 前赵(304年—329年),亦称汉赵,十六国时期列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割据政权。304年11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国号汉。308年10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309年迁都平阳。310年病卒。长...[详细]
  • 成汉(304年—347年)是十六国政权之一。西晋末年,天灾人祸横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率领难民起兵反晋。 297年,李特率领关中流民团南下汉中。302年,自称为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第二年(303年)李特率军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罗...[详细]
  • 前凉(318年—376年),东晋十六国时期政权之一,都城姑臧,割据西北的地方政权,前凉传五世八主,享国五十九年。如果从张轨担任凉州刺史算起,享国七十六年,是十六国中享国最久的政权。公元301年,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课农桑、立...[详细]
  •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统一北方为止。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了五胡乱华、西...[详细]
  • 东晋(317年—420年),是西晋皇族南迁后建立的王朝,是晋朝的继续。永嘉南渡后,司马睿在南北世家大族支持下建立政权,建都建康。曾多次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和,除刘裕外,皆以失败告终。祖逖有望恢复旧土,但被司马睿挟制,导致功败垂成。桓温北伐则先...[详细]
 
你也许在关注
0.06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