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
好色的曹操一生最爱的女人卞夫人出身花街柳巷?
山海经
隋唐演义
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全部
全部
图书
部卷
古籍章节
译文
编年
名言
百科
大事记
资料
圈子
专辑
新闻
图片
下载
专题
搜索
首页
原创
历史
文化
文学
其他
文摘
历史
文化
文学
读书
社会
人生
热点
其他
图书
古籍
阅读
名句
名言
名句
图片
地图
中华五千年
大事记
大事记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
历史
文化
文学
圈子
历史
文化
文学
兴趣
专辑
书单
首页
文摘
列表
文摘
搜索
原创
历史
文化
文学
社会
其他
梁漱溟作诗否?
几个月前,我搜集了一些文革期间的打油诗,寄与广东《当代诗词》编辑部,其中一首是梁漱溟的作品:十儒九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倘若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该诗原刊于1993年16期广州《诗词报》,是天津涂宗涛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援引的。那些打油诗在今年第二期《当代诗词》刊载出来时,编辑先生在梁漱溟......
[详细]
南门太守
2025-09-18 11:40
元剧札记七则
我们都应该怕“尚方宝剑”——元剧札记之一在现代社会,人们共享某种情感的机会越来越少,并且对这种情感共享的欲望也越来越淡漠。当然这决不是有人提倡“个人主义”的结果,我相信任何一种主义,如果仅仅是提倡提倡,断然不会有如此之大影响。甚至连宗教也是这样,如果仅仅是一小批神职人员出于献身精神“提倡”宗教,而没有比世俗政权经常显得力量更强大手段更毒辣的教会,宗教的影响力......
[详细]
巴山夜雨
2025-09-18 11:38
幼不读《西游》
中国自来有“少不读《西厢》、壮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此说是否有典不详,但它的意思人人通晓,无非提醒国人在某段年龄读某部作品可能社会效果不良罢了。今天,这“三不读”恐怕皆已失效了。就说《西厢》吧,那种被横竖扭曲的缠绵爱情,如今少年哪能理解呢?而且没有性感描写,缺少刺激阅读的性趣,根本不是各种煽情涉性读物的对手。所以,对当代少年来说,不是让不让他们......
[详细]
巴山夜雨
2025-09-18 11:34
老山汉墓神秘古尸身份真相大白
老山汉墓出土的一些文物能否对破解该墓及墓主人的许多谜团起到佐证的作用?本报记者今天就此请教了有关专家。大多数专家较为一致的推论是:该墓可能为西汉晚期的一座王后墓,而该墓主人最大的可能是西汉广阳穆王刘舜的王后。针对前不久墓中出土的古尸及漆器、耳杯等物品,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余伟超先生的看法是,从种种掌握的情况判断,古尸很可能为一女性,且很可能就是......
[详细]
我是特种兵
2025-09-18 11:32
好色的曹操一生最爱的女人卞夫人出身花街柳巷?
bygirl
2025-09-17 11:15
魏明帝曹叡原配正妻,因为一句恶毒的诅咒被废,永远不能再见曹叡
风铃
2025-09-17 11:14
她出身卑微,却是曹操最爱
月满西楼
2025-09-17 11:12
曹操雄霸三国,此人功不可没?曹丕赐死甄宓,她却视而不见!
三生有幸
2025-09-17 11:11
“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武宣卞皇后说:这是偏见!
清风笑烟雨
2025-09-17 11:09
曹操死后曹丕做了件啥缺德事,连卞太后都骂他禽兽不如?
风飘雪
2025-09-17 11:08
共99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推荐阅读
连横与合纵的巅峰对决:战国纵横家张仪巧借“三寸不烂之舌”力克魏国犀首公孙衍,八年三轮交锋,彻底瓦解抗秦六国合纵联盟
长平疑云:明知上党是烫手山芋,为何赵孝成王坚持要接收?在长平建三道防线,为什么改守为攻?既是抗秦何不与他国合纵?
沙丘之变:宦官赵高是怎样从秦始皇手中攫取到足以左右天下的巨大权力?赵高是如何仅用三年就战胜李斯等元老,导致秦朝崩溃?
荀彧死亡之谜:他究竟是汉臣还是魏臣?他提倡“奉天子”的真实意图究竟何在?与曹操合作多年,他为何选择自尽而亡?
西汉开局权游:面对智圣、兵仙、毒后等一群神仙般合伙人的威胁,刘邦如何逐一巧妙制约,最终巩固皇权,奠定了四百年大汉江山?
袁术董卓威胁下,刘表一骑入荆州如何站稳脚跟?乱世中荆州士族为何要支持缺兵弱势的他?江东猛虎孙坚为何会败亡于他之手?
好色的曹操一生最爱的女人卞夫人出身花街柳巷?
魏明帝的一箭双雕之计,不仅博得美名,还狠狠打了蜀汉一耳光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档案真的被烧毁了吗?
《历代帝王图》皇帝异服的发现与解读
热门关注
热门标签
民国
七国之乱
汉朝
周朝
青铜时代
门阀制度
通史
中国历史
顺治帝
洪承畴
崇祯帝
张献忠
徐达
刘基
孺子婴
张充
翟义
运动会
奢崇明
柳宗元
公孙衍
赵括
白起
楚怀王
陈轸
张仪
赵孝成王
长平之战
黄崇
诸葛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