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节

(中国传统节日)
社日节(Festival of the Gods of Earth),中国传统节日,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社日节的习俗有: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此外还有挂社坟、吃社饭、饮酒等。社日节起源于夏、商、周三代,初兴于秦汉。先秦时期,社日的庆祝活动非常丰富。祭祀土地神是社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汉代以后形成固定的社祭日,称为社日。曹魏时期,社日祭祀承袭汉代传统,没有新变的成分。到了晋代,社日祭祀变化较大。唐宋时期,社日达到全盛状态,是乡村的集体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参与。元明时期,社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仅在一些偏远地区仍有保留。现代,南方”二月二“仍沿祭社(土地神)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有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状态,人们对土地的依赖、爱重与神化衍生出具体的祭祀活动,社日这一民俗在古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祭祀活动含有春祈秋报之意。
  • 中文名社日节
  • 外文名Festival of the Gods of Earth
  • 别 名土地诞
  • 节日时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 节日起源原始信仰
  • 节日活动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 节日饮食社饭、社蒸粿等
  • 节日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的平台,为民众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 设定时间上古
  • 庆祝人群中国人,以南方人为主
社日节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