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

(中国传统节日)
龙抬头(Long's Head Raising Festival或Longtaitou Festival),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二月初二。“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传说龙抬头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还有一种说法:相传二月初二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唐朝时期,长安人把二月朔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宋代时,在中国一些地方二月初二虽出现有“挑菜”御宴活动,但与“龙”无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 到了明代龙抬头说法就普遍了,而且形成了引龙回、摊饼薰虫的习俗。清代以后,二月二“龙抬头节”的习俗更加丰富,并且一直延续。
人们会在“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有剃龙头、起龙船等活动;同时还有吃龙食等食俗。“龙抬头”主题有一个历史性发展过程,但核心所指一直没有离开农业生产和龙形象崇拜。当“龙抬头”之日到来之时,人们不仅祭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会将自己同“重新升起”的东方苍龙加以类比,以期“从头开始”,焕然一新。
  • 中文名龙抬头
  • 外文名Longtaitou Festival/Eryueer Festival/Dragons Head Raising Festival
  • 别 名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二月二
  • 节日时间每年农历二月二日
  •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 节日起源天象、信仰
  • 节日活动起龙船、拜龙、剪头发、烧炮
  • 节日饮食料豆、面条、烙饼、鸡蛋
  • 节日意义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 寓 意生发之象、吉祥如意
  • 自然物候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
龙抬头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