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将这个计划告诉了此时隐居在家的曹操,想拉他加入,但被曹操拒绝了。
之前,曹操与皇甫嵩等人进攻颍川的黄巾军,大破之,斩首数万级,迁为济南相。
任济南相时,曹操治事作风一如既往。
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十多个县,各县长吏多依附权势,贪赃枉法,为所欲为,之前历任的国相都不敢过问,听之任之。
曹操上任后,大力整饬,罢免了十分之八的县长,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当时济南一带,祭祀鬼神成风,不法分子借此从中牟利,曹操颁布命令,禁止过分祭祀,违法作乱的人都仓皇逃跑了。
于是,济南国中政教大行,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东汉朝廷征召曹操为东郡太守。
他不肯迎合权贵,以养病为由,回归乡里,暂时隐居了。
曹操给王芬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妄动,说:“废立皇帝,是天底下最不祥的事情。古人只有伊尹和霍光干过这事。伊尹是心怀至忠的诚意,又据有宰相的权势,位列百官之上,所以废立皇帝,才会成功。而霍光是受了先帝托国的重任,又凭借皇室宗亲的地位,内有太后秉政的权重,外有群臣同心的大势,加上昌邑王即位没多久,没有亲信,朝中也无官员支持,说几句话都要通过侍从转达,所以霍光才能摧枯拉朽般实施计划。现在,你们只看到古人似乎很容易就成功了,却没有看清当前的困难。各位好好想想,你们结众连党,与七王之乱有什么差别?合肥侯的地位,比起吴王刘濞、楚王刘戊怎么样?而且,你们现在做的可是非常之事,如此一厢情愿,凭着意气用事,不是很危险吗?”
王芬不听,又邀请平原人华歆、陶丘洪等名士加入,共谋大计。
华歆(157年—232年),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聊城高唐县)人。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
华歆的家乡高唐县是原齐国的著名都市,官吏们都喜欢游走于大街上,抛头露脸。
华歆当时在县衙为吏,与这些官吏不同,一走出官府,就立刻回家,紧闭大门。
他议事论人客观公正,从不诋毁伤害他人,很受大家的喜爱。
同郡人陶丘洪也是当时的名士,自认为比华歆更有真知灼见。
陶丘洪应邀准备动身,华歆劝阻,说:“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就连伊尹、霍光都感到困难。何况王芬性情粗疏,没有谋略,这次行动一定会失败。你就不要掺和了。”
陶丘洪于是拒绝了王芬的邀请,没去参与谋划。
某天半夜时候,都城洛阳北方的天空出现一道赤气,从东到西,横贯天际,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上书说:“北方地区有阴谋,陛下不宜去北方。”
汉灵帝于是打消了回老家巡视的想法,命令王芬解散已集结的士兵,征召他到洛阳去。
王芬以为事情败露,非常害怕,解下印绶逃亡,跑到平原时自杀了。
从此,陶丘洪才服了华歆的见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