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论语·正文·公冶长篇译文

  孔子谈论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妻,他虽然曾有过牢狱之灾,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为官不被罢免;国家黑暗的时候,能免于遭受刑罚。”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孔子评论子贱时,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假如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从哪里学习到这样的好品德呢?”

  子贡问孔子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如同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如同宗庙中盛放黍稷的礼器。​”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说:“为什么一定要有口才呢?伶牙利齿地和他人争辩顶嘴,会被人讨厌。我不知道冉雍是否可称得上仁,但为什么要有口才呢?”

  孔子让漆雕开入仕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copyright jirehuo.com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坐木筏子漂流海外。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在好勇这点上超过我,但这是不足取的。​”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一遍。孔子说:“仲由啊,一个具备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治理军事。至于他的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啊,一个千户规模的大邑,一个具备兵车百辆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任家臣。至于他的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孟武伯继续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赤啊,可以让他穿上礼服,站在朝廷接待宾客。至于他的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子贡回答说:“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啊,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雕琢,污秽的土墙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还能责备什么呢?​”孔子说:“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的态度,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因为宰予让我有了这样的改变。​”

  孔子说:“我还没有见过刚强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的欲望太多,怎么能刚毅不屈?”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事情强加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愿把事情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能做得到的。​”

  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典籍的学问学说,我们可以听到的;老师谈论人的本性与天道的理论,我们是听不到的。​”

  子路听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果还没能去实行,便只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是‘文’?”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好学,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所以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君子的标准:他言行谨重,事奉君主恭敬,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民众合于道理。​”

  孔子说:“晏平仲擅长与人交朋友,相处越久,大家越尊敬他。”

  孔子说:“臧文仲收藏大蔡龟,屋上装饰着山形的斗栱、绘有藻草的短柱,他的识见怎么样啊?​”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没有喜悦的神色,三次免职没有恼怒的神色,过去令尹任内的政措必定告诉新任令尹,怎么样啊?​”孔子说:“可以算得上对国家尽忠了。”子张问:“算得上是仁德了吗?”孔子说:“不知道。但怎么能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有车十辆,他都丢弃不要,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还是离开了。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说很清高。”子张说:“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但怎么能算仁呢?​”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季文子做事之前都要反复考虑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清平就显露才智,国家无道就表现痴呆。他的才智是及得上的,他的痴呆是及不上的。​”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那些后生们志向远大而行为粗疏;文采尚可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往日仇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很少。”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向邻居讨来给那个人。​”

  孔子说:“花言巧语,表面伪善,用过分恭敬的态度接近别人,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仇恨藏在心里,表面却与人友善,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copyright jirehuo.com

  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希望将车马、轻软的皮衣都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享用,即使用坏了也没有憾恨。”颜渊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把劳苦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子路对孔子说:​“我们也想听到您的志向。​”孔子说:“使年老的人得到安乐,使朋友相互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见过能看到自己的过错而在内心自责的人。​”

  孔子说:“即使在十户人家的小城中,也一定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只是不会像我这样好学罢了。​”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0.08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