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潘濬之疑:荆州失陷,他的投降到底是主动还是被迫?降吴后他为何变为反蜀汉的急先锋?其家族为什么在降吴后逐渐走向没落?
月满西楼
发布:19小时前

关羽失荆州,除了吕蒙白衣渡江,糜芳和傅士仁投降之外,还有个绕不过去的人物,那便是潘濬。

copyright jirehuo.com

作为荆州行政事务的主要负责人、荆州士族的代表人物,潘濬在荆州陷落前后无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copyright jirehuo.com

潘濬到底是主动投降还是被迫投降?他到东吴后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出于利益考虑而投降东吴,那么在降吴之后,他的家族是否真的得到发展壮大呢?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弄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悲惨的投资故事: copyright jirehuo.com

潘濬为了谋求更好的前途,转而投降东吴,在东吴君臣严重对立的环境中,毫无根基的他不得不选择忠于孙权做孤臣,因此而走到了东吴大族的对立面,这一选择导致他和他的家族最终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东吴君臣博弈中。 copyright jirehuo.com


潘濬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比起荆州本土士族,关羽还是更相信糜芳。安排荆州防守事宜时,关羽只交给糜芳傅士仁防守任务,并未让潘濬等人插手。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

挤热火,www.jirehuo.com

这说明当时关羽就已经看出来潘濬等人靠不住。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果然果然在关羽离开后,孙权在荆州疯狂劝降。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孙) 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copyright jirehuo.com

既然糜芳傅士仁都“阴诱”了,有没有可能“阴诱”潘濬等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copyright jirehuo.com

当时公安是荆州的治所,潘濬“留典州事”,便必定在公安。傅士仁在公安投降东吴,潘濬要是反对,事情就顺利不了。可见潘濬肯定是投了赞成票的。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并且孙权事后对潘濬委以重任: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拜濬辅军中郎将,授以兵,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权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

copyright jirehuo.com

而糜芳傅士仁在东吴被剥夺了实权,只是作为他人部属而已。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这也足以证明潘濬的作用远大于糜芳、傅士仁。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潘濬没有汉室情结,不需要为刘备复兴汉室的梦想买单。他也不需要知恩图报,在刘备阵营干了八年,自觉已经对得起刘备,不愿再等刘备的提拔,这个窝囊气他受够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现在东吴给潘濬开出了更高的价码,给职位、给兵权,能够给的统统给,并且是立刻兑现。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于是潘濬头也不回地投降了东吴。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当然,为了让潘濬在荆州士族中还留点面子,以便于继续有效代表和掌控荆州士族,孙权和潘濬配合着演了一出投降版的“三顾茅庐”。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语,呼其字曰:“承明,昔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谢。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孙权先召集,潘濬称疾不去;接着孙权专门派人去请,潘濬就趴在床上泪水哗哗地流;到最后孙权亲自上门,以楚国名臣丁父、彭仲爽的例子,说明即便投降了还是可以发光发热的。然后孙权看潘濬哭得老眼都迷糊了,就拿毛巾给其擦泪,够暖心吧?于是潘濬放下了内心的道德愧疚感,归降了孙权。

copyright jirehuo.com

感觉是不是有点像渣男劈腿的套路?但经过孙权潘濬这么一演绎,感觉立马提升了档次,可以媲美三顾茅庐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没办法,诸葛亮在前面打了样,荆州士族都爱这么整。

挤热火,www.jirehuo.com

而孙权在整这么一出“三顾茅庐”后,是不是就把潘濬的投降行为全都给洗白了?

copyright jirehuo.com


关羽失荆州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在投降东吴后,潘濬的思路很清晰:取得孙权信任,在东吴大有作为。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那么该怎么干呢?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凭借自己对蜀汉阵营的了解,将荆州境内所有蜀汉势力给卖了。用昔日同僚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投降这个事,在干中学嘛。

copyright jirehuo.com

抹干表演的眼泪后,潘濬立马就向蜀汉势力开刀。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武陵部从事樊伷诱导诸夷,图以武陵属刘备,外白差督督万人往讨之。权不听,特召问濬......权大笑而纳其言,即遣濬将五千往,果斩平之。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武陵是哪?潘濬的老家啊,这还不熟悉?所以要铲平在武陵的这批残余蜀汉势力,岂不是轻松加愉快?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潘濬主动请缨,只用了五千人,就斩杀了众多蜀军将士,摆平了武陵郡。

copyright jirehuo.com

当然具体过程,远比潘濬个人传记中的记述更沉重和血腥。 本文来自jirehuo.com

这场反抗的军事负责人是习珍,时任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武陵郡从事樊伷是行政官员,主要负责号召和组织。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习珍,襄阳人,出身襄阳习氏。

copyright jirehuo.com

习氏先祖习郁是光武帝刘秀的亲近之臣,官拜侍中、封襄阳侯,深受皇恩。襄阳习氏对汉室有着天然的忠诚感,所以他们选择了追随刘备。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正是因为此,即便荆州大势已定,习珍也毅然决然要为蜀汉一搏。  

copyright jirehuo.com

荆州之战后,在潘濬等人一番操作下,荆州各郡望风而降。习珍和其弟习宏选择暗中等待时机,并暗中联络到樊伷等人。他们联合起兵,但却被潘濬击败,樊伷被潘濬斩杀。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但习珍依旧不屈不挠,又率七县反抗孙权,自称邵陵太守,屯校夷界归附刘备。

copyright jirehuo.com

珍从之,乃阴约樊胄等举兵,为权所破。珍举七县,自号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copyright jirehuo.com

潘濬再次率兵前去围剿。潘濬占据兵力优势,又对昔日同僚极为熟悉,所以下手极狠,再次将习珍击败。习珍被迫退入山中。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潘濬写信劝降,习珍拒不回复。接着潘濬又到山下喊话劝降,习珍将他骂了回去。

本文来自jirehuo.com

珍遂谓曰:“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不可逼也。”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在潘濬的持续进攻下,习珍坚守一个月后箭尽粮绝,最后毅然选择与部下一起自刎而死。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濬还共攻,月余,粮、箭皆尽。谓群下曰:“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即仗剑自裁。 copyright jirehuo.com

刘备听闻习珍的死讯后,为他发丧,并追赠他为邵陵太守。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先主闻珍败,为发丧,追赐邵陵太守。

copyright jirehuo.com

习珍死后,弟弟习宏落在东吴,有问必不答,终生不为孙权发一言。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弟宏在吴,凡有问,皆不答。   本文来自jirehuo.com

这才是铁骨忠魂啊。 挤热火,www.jirehuo.com

......

copyright jirehuo.com

靠着剿灭樊伷、习珍抗吴势力,潘濬得以升迁为奋威将军,获封常迁亭侯。   copyright jirehuo.com

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濬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后迁任太常。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潘濬终于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升迁。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潘濬再次向蜀汉势力开刀。

copyright jirehuo.com

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濬节,使与吕岱督诸军五万人讨五溪蛮。

本文来自jirehuo.com

所谓五溪蛮,是指居住在武陵郡的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这五支部落,统称为五溪蛮,也叫武陵蛮。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他们有个著名的首领,叫做沙摩柯。夷陵之战中,沙摩柯配合刘备讨伐东吴,并战死。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刘备)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 copyright jirehuo.com

所以这次,潘濬再次率军出征,将这些亲蜀势力彻底铲除干净。 copyright jirehuo.com

至于出征的原因,也不为啥,就因为潘濬是武陵人嘛,乡里乡亲都熟悉啊。这率军前去剿灭,岂不是手到擒来? 挤热火,www.jirehuo.com

靠着亲蜀势力的鲜血,潘濬坐稳了他的位子。在荆州,潘濬仅次于陆逊之后,成为包揽军政大权的二把手。    copyright jirehuo.com

濬与陆逊俱驻武昌,共掌留事,还复故。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当然,期间还有个小插曲。

copyright jirehuo.com

蒋琬升任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旌上表告诉孙权,称潘濬秘密和蒋琬联络,打算投蜀。孙权说:“承明不会做这种事。”并免除卫旌的官位。 copyright jirehuo.com

这不明摆着嘛,潘濬事都做这么绝了,蜀汉还能容得下他? copyright jirehuo.com


习珍

挤热火,www.jirehuo.com

靠着无底线迎合孙权,潘濬得到了所谓的重用。  

copyright jirehuo.com

但比起蜀汉,东吴的局势更复杂,未必有利于潘濬和他的家族。

copyright jirehuo.com

在强势的东吴淮泗集团、江东大族面前,潘濬和他的荆州势力毫无地位可言。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为了立足,潘濬只得充当孙权的鹰犬,为其打击各派势力。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征南中郎将步骘在平定交州后,向朝廷请求增加驻军,孙权也不好意思拒绝,安排潘濬一言否决; copyright jirehuo.com

中郎将徐宗曾与孔融交好,自诩名士,放纵部曲胡作非为,没人管得住,被潘濬所斩杀;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武陵太守卫旌密告潘濬谋划降蜀,反而因此丢了官;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为了找到存在价值,潘濬不惜给孙权当黑手套,并因此做起了孤臣。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潘濬方严疾恶,义形于色,梗梗有大节,有吴之栋石也。 本文来自jirehuo.com

231年,隐蕃案事发。 挤热火,www.jirehuo.com

魏国人隐蕃机智有口才,魏明帝曹叡秘密派遣他诈降进入吴国,命令他要想办法谋取吴国廷尉一职,伺机陷害大臣,挑拨孙权与淮泗集团、江东大族之间的关系,引发东吴内乱。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后来隐蕃果然在东吴出任廷尉监。隐蕃靠着出色的交际能力获得了东吴势力的好感,其中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都称赞隐蕃有王佐之才,潘濬的儿子骑都尉潘翥也与隐蕃亲善。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潘翥的这个行为,可以视为谋求融入东吴本土势力的一种尝试。既然东吴本土势力都与隐蕃交好,那么潘翥参与一下,是不是也能搞好与本土势力的关系。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当然也有少数官员不和隐蕃来往,如羊衜、杨迪、潘濬。潘濬的态度不用说,这和他听命于孙权的立场相关。

挤热火,www.jirehuo.com

潘濬不仅自己不和隐蕃交往,还斥责了儿子。将潘翥打了一百杖,并让其与隐蕃绝交。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后来隐蕃东窗事发,郝普见责自尽,朱据被免官禁足四年。孙权想顺着将东吴反对势力挖出来,但隐蕃死不开口,只好作罢。 本文来自jirehuo.com

这件事,造成了孙权和江东大族的对立,为东吴的败亡埋下了种子。而潘濬父子在其中带头反对隐蕃,恐怕就得罪了江东大族,不能为其所容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隐蕃案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之后发生的吕壹案,再一次暴露了潘濬的嘴脸。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为遏制江东大族尤其是顾、陆、朱、张四姓的权力,孙权开始重用吕壹。 copyright jirehuo.com

吕壹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具有监察的权力。吕壹目标明确,专拿江南豪族下手,且连尚书令顾雍、上大将军陆逊也被他们咬上了。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当然日益强势的江东大族也不甘示弱,进行了强力的反击,他们抓住吕壹污陷朱据的罪证,最后逼孙权引咎自责,并处死了吕壹。

挤热火,www.jirehuo.com

而在这个过程中,吕壹并没有坑过潘濬。原因也没别的:同为孙权鹰犬,相煎何太急?

copyright jirehuo.com

但潘濬却蹬鼻子上脸,试图借这个机会卖人情,缓和与江东大族之间的关系。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之前为孙权所利用,把这些人得罪狠了嘛。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于是潘濬开始了他的表演: copyright jirehuo.com

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壹乱国,每言之,辄流涕。 挤热火,www.jirehuo.com

瞧瞧,因为担心吕壹乱搞,他都和江东大族代言人陆逊跑一块哭去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后来潘濬还演了一出要杀吕壹的戏: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黄门侍郎谢厷语次问壹:“顾公事何如?”壹答:“不能佳。”厷又问:“若此公免退,谁当代之?”壹未答厷,厷曰:“得无潘太常得之乎?”壹良久曰:“君语近之也。”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孙权想要让吕壹干掉江东大族的另一个重要代言人、丞相顾雍,计划提名潘濬来接任,风都放出去了。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但这样一弄,潘濬肯定就会成为江东大族的公敌。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为了表示与吕壹的决裂,不成为顾雍的接班人,潘濬便宴请百官,并打算在宴席中干掉吕壹。吕壹被吓尿了,没有赴宴,后来再没提整垮顾雍让潘濬接任的事。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吕壹整垮顾雍让潘濬接任的想法,显然是孙权的意思。

copyright jirehuo.com

可现在潘濬竟然和吕壹,也就是和他背后的孙权对着干。这是几个意思? copyright jirehuo.com

孙权一看,潘濬这昔日的鹰犬,现在竟然也噬主了?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好你个潘濬,隐蕃案时,你反对隐蕃,得罪了江东大族。现在吕壹案,你又不配合吕壹扳倒顾雍的表演,非要和江东大族串通在一起闹。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合着你潘濬是两面三刀,想两边通吃啊?!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于是潘濬也失去了孙权的信任。 copyright jirehuo.com

本来就被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所孤立,接着还失去了孙权的信任,潘濬和他的潘氏家族,接下来还能走多远?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239年,潘濬去世,他的算计终于画上了句号。在潘濬之子潘翥之后,潘氏家族便从东吴朝堂淡出。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可见反复无常的投机之人,最终必然行之不远。

copyright jirehuo.com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挤热火立场。
  • 除作者申明原创版权外,所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bybook@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推荐阅读
0.09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