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作品中的张飞被作者罗贯中描述成性格暴戾、有勇无谋的莽夫,但张飞并非现今影视化中那般让人为之厌弃的人物,反之,张飞看似咋咋呼呼实则有勇有谋。深入其中,便可见张飞的智谋之举。 想必对于张飞的粗鄙之举,是在刘备三顾茅庐求见诸葛亮中。对于诸葛亮的有意怠慢,张飞替兄长刘备不忿,放言:“不用等此人起来,我烧了这茅草屋,便能使着此高傲之人起身相见。”短短几句话,突出了张飞的急躁和不敬...张飞真的只是一个只会逞凶斗勇之徒吗?不然,其实张飞很聪明的!
一、长坂坡之战可见张飞不光有勇还有谋
长坂坡之战,大多数观客可能和曹军一般觉得张飞神勇,单真的只凭神勇便可喝退乘胜追击的曹军吗? 当时赵云单骑救主,带着刘备之子刘禅横扫千军,飞骑至蜀中地界,张飞立马出迎相接,张飞带着手下百十人马为赵云断后,此时曹操百万大军浩荡来袭,张飞见此便让百十人马入后山,将马尾绑上树枝,骑马扬烟,做伏兵之计。当曹军压境,见此地烟尘四起,红旗飘展,误以为人数甚多,便踌躇不前观看。张飞早前便令人破坏了桥梁,自己立于桥端等候曹军的虎豹骑,等曹操带人前来,便立马向曹军大喝:“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一声大喝之后更是让曹操觉得此地有诈,于是率军撤退。当曹军撤退后,张飞才返回驻地向刘备复命, 由此可见,张飞不光有勇还有谋,倘若张飞只是一个莽夫,那么何来后山的佯攻之势?何来破桥断后之举?长坂坡之战,张飞便利用他的智谋,用疑兵之计躲开曹军的追击。若是张飞脑袋空空,那么很有可能赵云无法安然救主回营,张飞在此役中更不可能全身而退。
百万大军岂能以勇退之,想来可笑至极,张飞远不是简单的一个莽夫,张飞的勇猛中实则是步步为谋。
二、义释严颜的张飞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屠夫
再说夺取益州一战,张飞奉命率领大军攻打巴州;在这场战役中可见,义释严颜的张飞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屠夫。反之,张飞是将他的聪明才智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时刘备进攻西川,但在雒城进攻战中,庞统不慎被张任射死,导致刘备大败,只能退而守之,等待援军的到来,诸葛亮得知后,让张飞率军走大路直奔巴州、雒城之西;赵云领一军溯江而上,会于雒城。 其中,古代蜀地地势崎岖,张飞走陆路实为艰难,蜀地道路艰险、易守难攻,等张飞到达巴郡之后,派人劝降严颜,严颜不服,张飞只好强攻,但严颜坚守不出 ,张飞无奈,只能设计佯装走小路绕过巴郡,实施引蛇出洞之举,将严颜引出,当严颜中计前来偷袭,伏兵在此的张飞下令一举而上,生擒严颜。擒拿严颜后,张飞先是以死恐吓严颜,但严颜悍不畏死;张飞只好做出怀柔之举,不仅亲自给严颜松绑,还帮严颜整理衣衿,以示敬重,甚至还将严颜扶到正中高位,跪拜道歉。此举下来,严颜为张飞折服,之后在严颜的帮助下,一路畅通不已,沿途城池关隘大开城门,张飞势如破竹,很快便赶到雒城。 张飞义释严颜亲自替其整理衣服 诸葛亮见此还赞叹张飞之举是为上上策,假设张飞只知道鲁莽,那么严颜早死于张飞刀下,而张飞也不能有如神助,飞速赶至雒城;更不能比赵云更快到达会师地点。 从张飞的义释严颜中可见张飞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屠夫,相反的,张飞是一个会审时夺度的人,他见严颜宁死不降,反而不恼怒而是一反常态,以礼待之,好言相劝。从中,体现出的张飞其人并不如小说中所讲鲁莽无智。
三、巴西之战可见张飞心中自有沟壑
张飞用计远不止如此,在与张郃一战中更是可见张飞心中自有沟壑,当张郃率兵三万攻打张飞,遭张飞与雷铜夹击,大败退守宕渠山。张飞叫阵见张郃始终不应,于是用掩耳盗铃之举麻痹张郃轻敌。 张飞先是下令在山前扎营,命令军士每日叫骂,自己则是一派酩酊大醉模样,数连十日皆是如此,张郃见状以为张飞不敌,于是便下山偷袭张飞中军大寨,但不料张飞早有预谋,张郃一枪刺倒的只是一个稻草人,深感不妙,但为时已晚,张飞早就派人夺取张郃山上营地,就势夺了二寨。 巴西之战,张飞见强攻不行,便假借醉酒麻痹张郃,引诱敌人放弃固若金汤的营寨主动来攻,最终指挥后军成功偷袭张郃营寨。张飞的计谋可见一斑,竟然连名将张郃都给骗过去了。 故而张飞用计心中自有沟壑,可见张飞熟知兵法,并不是只知一味厮杀。 四、智擒刘岱,张飞不莽 张飞的智谋远不如此,但张飞一贯以“莽”示人,倒是让大家掉以轻心,刘岱便是这其中一人。
当张飞对打刘岱之时,张飞便假借醉酒说漏嘴,殴打小兵泄愤,还扬言将此人捆绑起来,今夜出击时祭旗用,私下却让人偷偷放走小兵,于是小兵投靠刘岱通报军情,告诉刘岱张飞将要今夜劫营,刘岱信以为真,带人埋伏在外;殊不知张飞早已兵分三路,一路营中放火,两路包抄刘岱,刘岱中计自乱阵脚,只能被伏。 这一计策若是其他人使出来的,刘岱可能不信;但若是张飞,便是让人始料不及的,因为张飞以“莽”示人,在常人看来,张飞只会横冲直撞,哪里会用“脑子”,在毛宗岗版本的评三国里就说张飞是:莽人忽用计,未尝莽也,且正妙在以莽惑人也。所以说张飞这个人看似咋咋呼呼,其实不能小瞧! 张飞看似为莽夫一个,但心中大有乾坤。在以往的三国演义中,张飞其实不失为一个聪明的人,他贯会以“莽”迷惑对手,实则是轻重缓急皆有退路的好汉。以“莽”论张飞是对他的最大误解,能跻身五虎将之一的张飞绝不是鲁莽之人,张飞聪明之举需剥开他莽夫表象才能有幸一见! 参考资料 - 彭忠富. 张飞的智谋[J]. 老年人, 2010.
- 李永. 《三国志平话》中的张飞形象研究[J]. 北方文学:下, 2016(10):2.
- 陈寿, 裴松之. 三国志:魏书[M]. 中华书局, 1959.
- 张寅潇. 《三国志集解·关张马黄赵传》校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