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对荆州被夺、关羽被杀之事,深感耻辱,准备报复东吴,进攻孙权。
翊军将军赵云劝刘备不要轻易对吴开战,说:“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灭掉魏,则孙权自然归服。如今曹操虽然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曹丕窃夺了汉朝的皇位。我们应当顺应民心,尽早夺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利于征讨凶顽叛逆。函谷关以东的义士,一定会自带军粮,驱策战马,迎接陛下的正义之师。我们不应置曹操而不顾,却先和孙权开战。两国战端一开,不可能很快结束,这不是上策。”
但刘备被愤怒冲昏头脑,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很多大臣都劝谏刘备不要进攻东吴,但刘备都不同意。
从事祭酒秦宓也上书,陈述天时对蜀军必定不利,出兵必败,因此被治罪,拘押入狱,后来才被赦免。
秦宓善于舌辩,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辩士。
秦宓(?-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今四川德阳市北)人。
秦宓年轻时就很有才学,州郡征召他,他总是称病不去。
尽管他自己不愿出仕,但曾经上书益州牧刘焉,举荐儒士任安。
任安(124—202年),字定祖,益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东汉时期学者、教育家。
任安年少时,师从著名学者新都杨厚,勤奋学习,学业非常优秀。
为进一步深造,他远离家乡,到京师洛阳入太学,向五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很快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
他对各类经籍均能索隐探微,深研博取,受到太学中师生的好评和尊敬,甚至有人编出歌谣来,称赞他说:“居今行古任定祖。”夸赞他具有古人的高节。
太学结业后,任安返回家乡绵竹,先后应蜀郡太守的邀请作郡功曹,受益州刺史征召作治中,不久就弃官还乡,隐居绵竹,教授学生。
学子慕名而来,十分踊跃,其中出了不少英才,如杜琼、杜微、何宗等,后来都成了蜀汉名士。
后来,益州举荐任安为孝廉、茂才,东汉朝廷的太尉也征聘他去朝廷任官,任博士,几次派遣公车接他,他都以身患疾病不能出任为由,一概拒绝了。
刘焉为益州牧时,秦宓向刘焉推荐任安,刘焉又向汉灵帝表荐任安。
当时天下已乱,东汉朝廷征召之命没能送到绵竹。
任安淡泊名利,隐居绵竹,潜心教育培养人才,竭尽所能,卒于家中,享年七十九岁。
他的学生众多,从四面八方赶到绵竹悼念他,并为他立碑作纪念。
任安去世二十多年后,有一次诸葛亮问秦宓:“任安的长处是什么?”
秦宓回答说:“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任安的盛德,至今犹为人们所怀念。
刘璋任益州牧时,秦宓同郡人王商为州治中从事,写信给秦宓说:“贫贱困苦,何时可以度完这样的人生?卞和抱玉向世人炫耀,你应该来一趟,与州牧见见面。”
秦宓却回信说:“古代尧厚待许由,恩遇不能说不宏大,然而许由却洗耳颍水;楚王聘请庄周,礼数不能说不周到,然而庄周却垂钓不顾。《易经》有言:‘坚强啊,其意志不可移。’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况且以国君的贤明,你作为贤良的辅臣,不在此时献出萧何、张良的计策,实在不为‘智’。我得以顶着烈日在田野耕作,诵记颜渊的箪食瓢饮,歌咏原宪的蓬门陋巷,时时漫步山水之间,与长沮、桀溺为伍,听玄猿悲声于山林,看仙鹤鸣啼于深泽,以安身存命为乐,无忧无虑为福,抛弃虚名,绝意龟兆,知道我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是我引以为宝的地方。眼下正是我得志的日子,何来困苦贫贱的哀叹呢?”
益州豪强、临邛县长李权曾向秦宓借《战国策》,秦宓说:“战国合纵连横攻战不已,读它有何用?”
李权说:“孔子、严君平,汇聚众书,写成《春秋》、《老子指归》,故此海以汇合百川为阔大,君子以广博闻见为宏大。”
秦宓答复说:“书籍除正史和周朝文献外,仲尼一概不采收,道法除崇尚虚无自然外,君平一律不推演。大海因接受泥沙而淤积,每年都要荡涤清除。君子固然要广博见闻,但不符礼仪则不以观看。《战国策》反复记载阐明张仪、苏秦的谋略权术,杀人而自生,害人以保己,这是圣贤经典所憎恶的东西。故此孔子发愤作《春秋》,以堂堂正正地阐述圣贤大道,又制定《孝经》,广泛地宣扬仁义道德。防微杜渐,抑恶于萌,故而老子主张,要在祸患发生之前,就把它消除于萌动状态之中。的确如此啊!商汤是位大圣人,却也因看到郊野之鱼,就发生了沉溺打猎的过失。鲁定公本是一位贤君,因观看美女歌舞,就荒废了朝政。诸如此类的人和事,数不胜数。道家道法有言:‘不可见那你想得到的东西,免得你的思想受到惑乱。’因此天地纯正守一,日月正而光明,其光正直有如箭矢,这正是君子所应效仿的。《洪范》记载灾异,往往由人的言行声貌引发,与《战国策》中奸诈权谋有何相干之处?”
有人驳斥秦宓说:“既然你自比巢父、许由、商山四皓,为什么又有意宣扬自己的辞藻文采,表露自己的奇瑰才能呢?”
秦宓回答说:“我文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有什么文采辞藻可宣扬呢?往昔孔子三次拜谒鲁哀公,作《三朝记》七篇,这是由于对有些事他不能保持沉默。接舆边走边唱歌,评论家认为这是文采光灿的诗篇,渔父咏叹奔流的汉水,贤士们认为这是文字闪光的辞章。老虎生来就有斑斓的花纹,凤凰天生就有五彩的羽毛,这哪是它们以色彩来粉饰装扮自己呢?都是自然天生的啊。《河图》、《洛书》因其文采而盛传于世,圣贤六经因其文采而历代传诵,君子以礼乐教化为美德,辞藻文采又有什么妨害呢?以我之愚笨,犹以革子成反对文采之过失为耻,何况那些比我贤能的人呢?”
秦宓不喜做官,刘备平定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请秦宓出任师友祭酒,兼为佐吏之长,尊他为仲父。
秦宓假托有病,躺在家中。
夏侯纂领着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带着酒食前往秦宓家,想与他宴饮交谈。
秦宓依然躺在床上。
夏侯纂问古朴:“讲到你们益州养生的酒肴食具,实在远远胜过其他州郡,不知文人才士比其他州郡如何?”
古朴回答说:“自西汉以来,益州人士的官职爵位或许没有其他地方的人士那么高,但谈到著书立说为世人师法,决不比其他地方差。严君平读黄、老而写下《老子指归》,扬雄读《易经》而著述《太玄》、读《论语》而著述《法言》。司马相如为汉武帝制作封禅的文告,这是今日天下人人皆知之事。”
夏侯纂又问:“仲父如何?”
秦宓用笏板拍打着自己的面颊,说:“请你不要认为仲父我说话不够谦虚,让我为你讲一讲本州的源流始末。蜀有山名汶阜,长江源自此山之中,天帝使它得到昌大,神灵使它取得福祉,因此蜀地沃野千里。江、河、淮、济四大河流,长江居于首位,这是其一。大禹出生于石纽,即在现在的汶山郡。当年尧遭受水患,鲧治水无功,禹疏长江决黄河,使它们东流入海,为民消除祸患,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谁的功劳能超过他,这是其二。天帝通过房、心、参、伐的星象,来决断推行政令,参、伐二宿为益州分野,三皇乘祗车出谷口,就是现在的斜谷。”
说完,秦宓问夏侯纂:“这就是本州的始末纵横,请你平心而论,它比天下其他地方如何?”
夏侯纂迟疑半晌,无言以对。
后来,益州征召秦宓为从事祭酒。
刘备称帝后,准备征讨东吴,秦宓说天时不当,必难取胜,因此获罪下狱囚禁,后来被赦释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