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一)
芒种(Grain in Ear)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丙,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民间有安苗、送花神、打泥巴仗、煮梅等习俗。2025年芒种在端午节(5月31日)后10日,时间偏晚,农事紧迫;且为下午交节,民间认为可能预示后续降水较少,天气炎热。
  • 中文名芒种
  • 外文名Grain in Ear
  • 别 名忙种
  •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75°
  • 涵 义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 公历时间公历6月5日-6月7日交节
  •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75°时
  • 气候特点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 物候现象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 农事活动作物栽培(南方)、收获麦子(北方)
  • 传统习俗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青梅等
芒种
0.12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