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变。太平道首领张角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10余年间,徒众达10万 ,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36方。中平元年,36方“一时俱起”,攻城夺邑。后来因作战失利,一部分接受曹操的收编 。“黄巾起义”引发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经济凋敝、人口锐减、百姓流离失所,整个社会陷入严重的无序状态。
  • 名 称黄巾起义
  • 发生时间184年
  • 结 果黄巾军败亡
  • 主要指挥官张角、张宝、张梁、皇甫嵩、朱儁、卢植
史说三国:四 黄巾起义(13)
黄巾军既平,汉灵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中平。张角为首的黄巾军主力被镇压,标志着黄巾起义失败。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准备,却短短九个月就宣告失败。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起义军的称号也各自不同,千奇百怪,但很接地气,基本都是根据为首将领特征而来。如说话声音大的就自称雷公,骑白马的就叫张白骑,行动轻便的就说是飞燕,胡须多的就号称于氐根,大眼的就说大目,嘴巴大的就是大嘴...[详细]
黄巾起义
0.12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