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司马昭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同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册封新城乡侯,历任散骑常侍、议郎、卫将军。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去世后,拜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遇弑后,拥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灭亡蜀汉,受封晋公。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昭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谥号文王,同年十二月,其子司马炎建立西晋。追谥司马昭为文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崇阳陵。
  • 全 名司马昭
  • 别 名晋文帝、晋太祖、司马文王
  • 子上
  • 谥 号文王→文皇帝
  • 庙 号太祖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
  • 出生日期211年
  • 逝世日期265年9月6日
  • 逝世地露寝
  • 陵 墓崇阳陵
  • 主要成就专揽国政,攻灭蜀汉;奠定西晋基础
  • 官 职中郎将→大将军
  • 爵 位新城乡侯→高都侯→高都公→晋公→晋王
持续八年、揭开晋灭吴序幕的交州之战,一度让东吴感受亡国威胁,司马昭如何以驱虎吞狼阳谋,将其变为前蜀军与吴军的生死战?
263年爆发,历时八年的交州争夺战,是晋灭吴的序幕之战。这场战争被人们所忽视,是因为其处在魏灭蜀和晋灭吴之间的窗口时期,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给时局带来巨大的变化。但诸多因素,又让这场战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拿下交州之后,北方的军队将可以南北夹攻荆州。...[详细]
司马昭
0.15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