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
全部
全部
图书
部卷
古籍章节
译文
编年
名言
百科
大事记
资料
新闻
图片
下载
专题
搜索
首页
原创
历史
文化
文学
其他
文摘
历史
文化
文学
读书
社会
人生
热点
其他
图书
古籍
阅读
名句
名言
名句
图片
地图
中华五千年
大事记
大事记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
历史
文化
文学
首页
名句
名言
论语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出自
《论语·雍也篇》
译文: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可以称为是实行仁道的办法了。
注释:
能近取譬:谓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方:方法,办法。
鉴赏:
儒家道德修养中的核心标准是“仁”,是一切美好的道德行为的总和,博大而精深,但达到“仁”的境界并非遥不可及,一切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就可以了。
喜欢
收藏
君子贞而不谅。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