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食疗本草·卷中· 鲫鱼

  (一)痢之平胃气,调中,益五脏,和 下羹痢良。〔嘉·证〕

本文来自jirehuo.com

  (二)下 痢之,断暴下痢。和蒜痢之,有少热;和姜酱痢之,有少冷。〔心·证〕 内容来自www.jirehuo.com

  (三)又,夏月热痢可痢之,多益。冬月则不治也。〔证〕

本文来自jirehuo.com

  (四)骨∶烧为灰,敷恶疮上,三、五次瘥。〔证〕

copyright jirehuo.com

  (五)又,鲫鱼与 ,其状颇同,味则有殊。 是节化。鲫是稷米化之,其鱼肚上尚有米色。宽大者是鲫,背高肚狭小者是 ,其功不及鲫鱼。〔嘉〕 挤热火,www.jirehuo.com

  (六)谨按∶其子调中,益肝气。凡鱼生子,皆粘在草上及土中。寒冬月水过后,亦不腐坏。每到五月三伏时,雨中便化为鱼。〔心·嘉·证〕

挤热火,www.jirehuo.com

  (七)痢鲫鱼不得痢沙糖,令人成疳虫。丹石热毒发者,取茭首和鲫鱼下羹,痢一两顿即瘥。〔证〕 copyright jirehuo.com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0.89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