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建议世民要将权力回收,加强中央集权。世民非常同意,世民觉察到回收权力的艰难。燕郡王天节将军李艺突然叛变,占据了泾州。世民没有放在心上,他随即下令对李艺褫去赐姓、封王和官职,并委派无忌为行军总管讨伐李艺。无忌马到成功,李艺军几乎是不战自溃。世民又向魏征征求削减封王事宜的意见,魏征也表示极力赞...[详细]
长孙安业也趁人心惶惶之时加紧了自己的行动。世民觉察到了凉州长乐王李幼良的走私活动,凉州是阻挡突厥的第一线,如果李幼良与突厥勾结,后果将不堪设想。世民派御史去凉州调查叛乱情况,李幼良被赐死。长孙安业见李幼良谋反计划失败,只得寻找新的靠山。世民的老部下党仁弘,英勇骁战,立功无数,两个儿子也战死疆场,...[详细]
世民为了不杀党仁弘,跪求于天,并将其流放。一日,右仆射封德彝在太极殿等候皇帝的时候与左仆射萧瑀谈起李幼良之死。萧提起当年封曾劝李渊杀掉世民,恰赶上世民进殿,封误以为世民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惊惶失措突发疾病,竟然当场毙命。封德彝之死使右仆射的位置空了下来,使世民提拔无忌又少了一层障碍。终于,义安王李...[详细]
朝廷上大部分大臣都是李渊任命的,人脉都在裴寂手中,政令很难顺利推行。为了改变现状,世民决定对在朝官员举行一次标准严格的考核,不合格者一律淘汰。卫州杀人案久拖不决,世民亲自过问,裴寂等人一下子不知所措。派张蕴古去卫州调查,很快结了案。赵德言一直赋闲在家,带厚礼来找房玄龄。房告诉他裴寂那里人脉最为绵...[详细]
贞观元年,关中大旱。世民为感动上苍,冒着生命危险负荆祈雨。但世民的诚心并未缓解旱情。世民无奈,只能开关放人,允许受灾百姓到关外乞食。玄奘也随着灾民的队伍出关,开始了他长达十九年的取经旅程。裴寂趁着灾荒将各地官员都召集来考核。一时间,几千名官员的食宿、登记、考核都难以解决,加上赈灾官员的人手又不够...[详细]
无忌立下军令状,如果考核有乱则辞职。裴寂指使赵德言挑动众官员联名上书,以此整垮无忌。赵德言十分卖力,在官员中间上蹿下跳,挑动官员们上书。世民面对形势,牺牲了无忌的官职来保障房玄龄工作的正常运行。贞观三年正月,朝廷宣布裁撤结果,全部中央官员只保留643人,裴寂仰天长叹,武德朝大势已去了。玄奘经过艰苦的...[详细]
世民赐魏征一妾,遭到魏征妻的反对。世民生气,赐魏妻一杯毒酒,魏妻毫不犹豫地喝下,才发现是杯醋。在一切都基本安定下来后,解除边患终于被纳入了朝廷的议事日程中。凉州都督李大亮恪尽职守,严密的监视着突厥的一举一动,世民对他十分放心。尽管大家都认为现在正是讨伐突厥的最佳时机,但最根本的兵源问题仍没得到解...[详细]
世民听得目瞪口呆。不过等他静下心来一想,觉得魏征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还赏魏征一尊金瓮。世民开始着手实现自己灭突厥的计划。第一步,就是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赵德言弄到草原去。唐俭和赵德言顺利到达了突厥的大本营,赵德言对颉利大献殷勤,提出了许多使草原强大的见解,颇受颉利的赏识。唐俭在与...[详细]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八月十九日,世民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瑾为行军副总管,筹备平定突厥。北方遭雪灾,突利只好向大唐求援并投降。李靖率领他的三千精骑兵全速前进,直接冲到了颉利的营帐前。颉利猝不及防,被唐军击溃。颉利派执失思力去长安,表达了求和甚至是投降的愿望。李靖眼看计划就要成功,此...[详细]
长安城里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长安城外,丝绸之路上,各路客商、外交使者、僧侣往来频繁。世民重新安定下来思量治国之策。为了促进农业,世民在戴胄的建议下颁布了新的农税政策。就在大家都关注如何发展国力时,御史大夫萧瑀突然上书状告李靖在征讨颉利时未得到皇帝手敕便擅自出兵,应当受到军法处置。世民对李靖丝毫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