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Portal
文章
BBS
文旅
白岩书院
三峡影都
历史百科
圈子
Group
登录
挤热火
»
文章
›
阅读·鉴赏
›
影评
›
战国一隅,上善伐交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战国一隅,上善伐交
140
0
# 大秦帝国之纵横 #
风中的树
Lv.8
发表于 2025-5-16 11:19: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隋唐英雄传在各大电视台热播之时,期盼已久的大秦2悄悄地在百度放出,终于一扫各种天雷滚滚的穿越剧令人精神一振,如饥似渴一口气看到十三集。不知为什么有些人在看了加长片花后就打了那么低的分数,难道是被那些雷剧养歪了审美情趣。看到那么低的分,忍不住加了一颗星。
目前为止个人对纵横的评价:超越第一部裂变,少了拖沓少了叽歪的虚构情史,台词精雕细琢煞费苦心,情节到目前为止算是紧凑流畅水分极少。没看过小说,但第一部里的商鞅也忒完美了忒主旋律忒儿女情长了。。。从其他地方看到,好像小说里就是这样,司马迁班固表示很无奈
变法以后的秦国处于过度期,还没有强大到招呼也不打就灭了你国家的程度,所以此时只能上善伐交,外交与战争轮番上演,终于走到了“诸国先卑秦后惧秦”的一步,合纵连横的外交谋略放到今天也十分适用,真真佩服那时的众多子们。兵家法家儒家道家的许多经典论著都是很多人现在都研究不尽的,这种圣贤井喷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
吕秀才终于成了子们的其中之一。喻恩泰的口舌辩士张仪真是绝了,平日柔弱谦和,到关键时刻却有摆布诸侯的爆发力,特别是第十集在惠子面前一番强势霸道的叱责由弱渐强酣畅淋漓,忍不住来回看几遍。至于苏秦张仪中为什么没苏秦就不多说了,他们其实不是同一时代的。司马迁再伟大也有弄错年份的时候,不过也难怪,他参考的《战国策》原本就错了,于是就这样弄丢了一位子:犀首公孙衍,可能小说(其实这书作者是谁都不甚了了,反正就跟当年明月一样就是一某个朝代的死忠粉丝)中就已经大大丰富了他的戏份,这位才是当时与张仪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人很有意思,历史上,公孙衍本来是秦国大良造,而张仪相魏国,结果不知怎地交叉换位,这种事也只有在春秋战国才可能发生,那时百家争鸣,儒家只不过是一个比较大的流派,市场份额不算独大,所以哪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教条,爱我之才用我之才者才是我的君我的国。如果彼时有叛国罪这一条,恐怕那些子们都死干净咯。
提到荧屏上的君王,人们脑子里都是国强宝国道明,好像非得那样高大全才算演的好。这位秦惠文王耳目一新,很多人拿他和前一代的侯勇比,多此一举,富大龙没必要向劳模一样的秦孝公看齐,他演出的是自己的特色,虽有那么一点舞台剧架势也不妨他骨子里透出的王者气度,书中所谓深沉内敛,他表现得并不十分准确,却也有几分味道,观者也不需太苛责,比起黄教主当年那位垃圾剧里的汉武强上万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提到那些明君帝王,往往是光芒万丈完美无缺,就算做错什么事都是有苦衷的肚子里和着金灿灿帝王泪的,歌词还要唱“真的还想再活500年”(参看康熙王朝)“ 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参看汉武大帝),不遗余力得歌颂王权,太过了,在我看来“黎民百姓长久功名利禄短暂”(参看90年代东周列国春秋篇)才道出了真理,虽然这部纵横还是偏颇了很多,但多少恢复了些当年历史剧制作严谨的风气。
非议多的还有后宫戏,个人觉得恰到好处(实在是被其他剧摧残的要求降低了),礼乐崩坏之后儒家礼仪王道之前确实人伦混乱,父占儿媳,君淫臣妻,口味重得连莎翁都要厥倒。鼎鼎大名的宣太后羋八子,堪称战国第一豪放女,史载她曾说过:“我服侍惠王的时候,惠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感到很累,有点吃不消。但当他把整个身子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反而不感觉吃力了。。。” 说得那么直白,现代人听了都要脸红,她以床上功夫摆平义渠,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搞定秦国大患,另外还不忘牢牢捏住自己的儿子赢稷,把持朝政长达41年,真是个厉害的女人,如此精彩的人生,在惜字如金的史料记载之外留给后人巨大的浮想空间,而剧中虚构的部分总是点到即止,没有脱离正史主线,至少没臆造个什么墨家杀手之类的(第一部这里太莫名其妙了),拍得并不为过。
因为偏爱所以顺带要替道具布景说一句,毕竟2千年前了,差不多有秦风就可以,不要要求太高,什么马战不该有马镫之类,哪找那么多能骑光背马的群演啊,兵马俑里的秦甲感觉出来了,凑合吧
才看了十几集,后面会不会像第一部那样开始拖沓尚且不知,不过要拍到昭襄王,这当中几十年的历史精彩纷呈,51集不会很水。。。
----------------------------------------
加班加点看到34,战国七雄算是都照了一遍面了,且不论老配角魏国,最出彩应当就是一代风骚的屈原屈大夫了,以张仪口中那个“后生小子楚国新任左徒羋原”初登场,一开始对这个陌生名字完全不感冒,后来才反应过来,可怜年少得志的他,纵使才情风流气节高尚头脑清醒目光长远口才一流等等等等,也抵不过气数2字,在楚国这个庞大的家族企业中四处碰壁,受尽委屈---怪不得姓屈。相对的战国下场最窝囊的诸侯楚怀王也算到位,贪婪市侩,精明却不英明,这张面孔貌似还穿越到赵氏孤儿里当了晋公,戏袍都没怎么换吧
秦从惠王一直到昭王为了壮大自己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无耻啊,不过不这么流氓哪有嬴政最后只花了10年便扫平六国的一气呵成,也因为如此历来文人都对这几位王都没有好感,当然张仪这位天才欺诈师名声也挺狼藉的。既然是站在秦国这边的电视剧,难免要逆转一下,于是在时不时挺烦人的bgm烘托下,个大忽悠正大光明地将割让的地盘从六百里偷梁换柱成六里,观众们还要为这样的无赖行径叫好,耻笑那倒霉的怀王活该,是非曲直有时候是可以任后人随便颠倒的。好在历史还是历史,楚人的恨意由此种下,直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再后来就不必多说了,大家都熟,11年12年大荧幕商业片就两部
ps:话音未落,三国版楚汉传奇上演,80集啊。。。看了两集,如果按这个节奏来拍纵横,估计得上一两百集
感情戏开始水一点了,不过看在后来扯到燕哙让位的燕国重大事件上就姑且忍了吧
不知道原著如何的,这部电视剧的野心大概是想把以秦国为主线的战国史都囊括进去,所以其它六雄都一一着墨,乱是难免的,谁让那时就是这样的呢。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惠王时还年少,只是一笔带过。昭王时,赵国不再边缘,长平啊,40万啊,古战场遗址至今仍能捡到那些不愿化作尘土的白骨---白起麾下的大军指哪儿哪儿就几十万,相比之下同时期的马其顿帝国波斯帝国罗马共和国真是人丁稀少---扯远了。
------------------------------------------------
终于出全了,慢慢来。。。本人比较懒,顶多查查维基,或者重温一下左传史记,因为都够短。只知道故事主线对照着维基上关于秦惠文王的时间表都挺对的。前一阵看翻百家讲坛,周汝昌先生闲谈四大名著,曾说写三国演义最是容易,因为骨架都是现成的,后来的创作就是往上贴肉,再怎么贴也不会走形,七分戏说,三分史实照样精彩。彼处的七分到了长片巨制的大秦帝国大概要到八分了,既然虚构占那么大比例,又何必如此较劲呢,精彩便好了,总比看着那枯燥的编年自个儿脑补强。
秦是那个时代孕育出的军事强国,一完成了使命便“传不过二世”退出舞台。他的命运有点像后世的蒙古帝国,发家史征战史荡气回肠,但无论如何去演绎夸耀,最后都被早早的卷进历史车轮一碾而过。
---------------------------------------------------------------
看完了,剧情基本没有失控,赵雍终于成年,胖墩墩的,戴了一日本天皇的帽子与当时尚未回国即位的燕昭王唠嗑,双手握于袖中还挺萌的,反正后世很难考证秦以外六国的装束,这槽点一笑而过得了。但是武王之死却笑惨了,尼玛本来这事就够搞笑了,结果改编了一下,三位力士的暖场立马无厘头起来,武王想举周王城的龙纹赤鼎,乌获先上,举高半尺体力不支捧鼎后仰倒地,被压得口吐鲜血,孟说扑上去哭喊道“乌获兄啊乌获兄”,第二位任鄙紧接着再上,以一模一样的倒地姿势被鼎压地吐血,孟说又扑上去悲痛道:“任鄙兄啊任鄙兄”,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唐伯虎手提小强:小强啊小强,你死得好惨哪。。。
还有就是义渠琰这伏线挺失败,从他出生就有异象,胎记成凤凰形状,幼时聪明伶俐沉着冷静历经坎坷等等不凡的设定来看,他将来必定能成为一个有数百圣斗士跟随的雅典娜吧,但却一直在打酱油,结果没起啥大作用就挂了,喝毒酒那一刻我又仿佛看到了哈姆雷特他妈。。。
不过之后紧随而至的屠杀比较震撼,什么拿下问罪,狱中候审罗里吧嗦的都没有,就是赤裸裸的杀戮,公子壮缳首吊起被人屠给屠了,跟随他的氏族血染王庭,这一幕太熟悉不过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再上演何其残酷。
以上不足仍不变我的评分,实在是它的优秀被那磨磨唧唧,十分“生动有趣”“老少咸宜”的烧钱大作楚汉传奇给衬托出来了。
原作者:卡树 来源:豆瓣电影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大秦帝国之纵横
导演:
丁黑
编剧:
张建伟
主演:
富大龙
宁静
喻恩泰
傅淼
杨新鸣
李立群
首播:2013-9-5
东周列国,百年征伐,兼并挞伐,此消彼长。时至战国中期,七国并霸。曾经险遭灭国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下迅速崛起,成为西北旷......
[观赏]
风中的树
Lv.8 超级版主
34
主题
0
回帖
212
积分
Ta的主页
发消息
整个三国中,恐怕他是被误会最深的那个人了……
2025-07-22
三国时代的小清新与小媳妇乱斗记
2025-07-15
说一说此版楚汉里面的范增
2025-07-10
他是蜀汉老臣,资历比诸葛亮还深,却被刘禅处死
2025-07-09
他追随刘备二十五年,不惜倾家荡产,却叛投孙权
2025-07-09
查看更多
精彩文章
诸葛亮的眼泪
《大明王朝》中的经济帐
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真正的历史剧-“贞观要有贞观的样子”
贞观之治:奸臣篇
伴君伴虎自古云
替鲜卑人去打柔然人?09版电影《花木兰》的古战还原度有多高?
煽情与媚俗的结合
长大了,看懂了,《夜宴》被埋没的史诗级佳片
人人想做赵子龙,可我们都是罗平安
热门文章
安利大家一部好剧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26年之后再品《三国演义》配乐
从中堂到部堂
仅以此文纪念我人生第一任男偶像
聊一下鱼水二人的哭戏并多谈几句刘备的塑造
鸡肋杨修
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家天下
胡言乱语的观后感
三国演义也是人生职场的感悟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浏览过的版块
古籍章节
书评
文物
舞文弄墨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