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乱弹] 本无机会的曹丕,是如何上位的?

14 0
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在散文《管子·任法》中点明英明君主要掌握的权柄:“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封建背景中,君主无疑是权力最大化的人,而有资格和条件觊觎最高权力者,往往是君主的后嗣。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庇护下,封建统治者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

e61190ef76c6a7efce1bc8c4e3aeb851f3deb58fc88f.webp
宋徽宗赵佶画像

然而并非所有封建君主均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将皇位传给嫡长子,例如宋哲宗无子,宋徽宗即位,两人均为宋神宗儿子,皇位继承为“兄终弟及”。皇位之争也时有发生,以一代枭雄曹操为例,按照血统继承的原则,曹操之子曹丕、曹植等均有资格继承王位,曹植才能过人,曹丕似乎没有胜算,但历史证明曹丕是最后的胜利者,本无机会的曹丕,是如何上位的?
上位路上的竞争者
曹操儿子数量众多,二十余人中,储嗣候选者大致有四:曹昂、曹冲、曹丕与曹植。曹昂为曹操的长子,若按“嫡长子继承制”论之,曹昂是曹操诸子中最有资格的接班人,但是曹昂死于征战,早早退出储位之争。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有载:“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众”,“张绣降,既而悔之……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e4dde71190ef76c6a7ef9ac98342eafaaf51f2dec98f.webp
张绣画像

张济是东汉末年军阀之一,原为军阀董卓部将,在董卓被杀后,张济等人攻破长安,曾被封平阳侯。张济在建安元年(196年)因为军队缺粮进攻南阳郡的穰城,但中流矢而死,其侄张绣接管部队,张绣与荆州牧刘表联合割据宛城,张绣在曹操到宛城归降曹操,但又“悔之”,张绣与曹操的战斗中,曹操长子曹昂以及曹操弟弟曹德的儿子曹安民被杀。
在古籍的记载中,曹昂为父而死,“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历史有关曹昂的记载较少,但从其死前救父之举能看到曹昂的“仁孝”品质。作为长子,曹昂身死疆场,曹操临死前叹曰:“假令死而有灵,子脩(曹昂字)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
曹冲同样是曹丕称帝路上的竞争者,他少即聪慧,受到曹操喜爱,但曹冲未成年就病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冲患病,曹操亲自为他“请命”(向上天请求保全性命),但曹冲依然英年早逝,曹操还为爱子聘请“甄亡女合葬”。

91ef76c6a7efce1b9d16ab28b105e4deb48f8d54cf8f.webp
曹冲称象

曹冲知名的事迹是“称象”,《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载:“冲曰:‘置象大船之上……’”曹冲称巨象时,利用船载象,刻水痕,再用船载其他物品,等到船下沉至刻痕处,物品与象等重,称得物品的重量即得巨象重量,此事可见曹冲的聪颖。
曹昂、曹冲均早逝,曹丕有力的皇位竞争者还有曹植,曹植才华横溢,十余岁时就已经能够诵读诗书,《三国志》称其“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曹操对他十分宠爱,认为他能成大事——“儿中最可定大事”,因此曹植在立储中很有优势,曹操有立曹植为太子的打算,“几为太子者数矣”。
看似曹植能够战胜曹丕,成为最后的皇位继承人,其实曹丕并非庸才,反而文武双全,有成为君主的才能。一些笔记小说类古书对曹丕的形象进行了艺术性的加工,不能全面地展现出曹丕的能力。例如南朝刘义庆所著笔记小说《世说新语》,用“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即曹丕令曹植七步内作诗)等故事,塑造了更为立体的曹丕、曹植的形象。

a6efce1b9d16fdfaaf51ab0caadb9b5494eef11fcd8f.webp
曹植画像

《七步诗》的故事借同根而生的豆与萁比喻手足兄弟,用“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的情节比喻同胞相残,为才子曹植命运加入悲剧色彩,也使得曹丕的形象富有残暴意味,但该故事的真伪仍存争议,不能因此断言曹丕无才且残暴。
这类趣味盎然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曹丕即位似乎成为不可能的事,但是如果走近曹丕,了解他的才能与经历,会发现曹丕即位并没有逆历史潮流。
曹丕的即位
曹丕能够上位,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因素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曹昂死后,曹丕最长,在立嗣以长的传统观念中,曹丕有着较大优势。受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曹操不少部下坚持立嗣以长,例如曹操部下毛玠,在太子尚未确立且曹植受宠的情况下,毛玠以袁绍因“嫡庶不分”,导致国破家亡的事实劝告曹操,点明废立太子的重要性,劝诫曹操立“长子”曹丕。

77c6a7efce1b9d16fdfaf883ed8aa38f8c5495eece8f.webp
毛玠画像

再者曹丕并非庸人,他文武双全,具有成为君主的才能,还懂得以孝藏拙。《三国志》中赞其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又称其“六岁而知射……八岁而能骑射矣”。曹丕还懂得藏拙,曹操出征时,曹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曹丕怅然自失,但他泣而拜,用对父亲的担忧掩藏才能上的稍逊一筹,“王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
曹丕还礼贤大臣,谦卑事之,获得了众多大臣的认可。曹操帐下谋士荀攸患病,曹丕亲自探视,显现出仁爱礼敬之心。在做了太子之后,曹丕也注重着装,使得着装符合礼制,“太子正法服而礼焉”,展现出曹丕对礼法的重视与尊重。

cf1b9d16fdfaaf51f3deed5d920083eef01f3b29cc8f.webp
荀攸画像

与曹丕相对内敛的表现形成对比的是,才华横溢的曹植任性纵情,他生性自由,处事随意,“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不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虽然身有大才,却难以在政治上有大作为。他的张扬性格还犯下诸多错事,使其渐渐在权力争夺中成为失败者。
例如曹植曾经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公然违犯宫禁私自开司马门(除了皇帝,其他人不可驰行),违礼逾矩,使曹操“异目视此儿”。
多种因素影响下,在政治上更有智慧的曹丕获得太子之位,他在曹昂死后为“长子”,占有“立嗣为长”的传统优势,又文武兼具、懂得藏拙、谦卑事人、遵循礼法,与曹植处事随意的作风形成对比。曹丕在被立为魏王世子后以魏代汉,篡夺帝位,此举是其政治生涯里的光辉时刻。
参考资料:
《曹丕研究》——宋战利 引用日期2022-4-2《论曹丕受禅代汉》——罗米,熊铁基 引用日期2022-4-2《魏文帝曹丕研究》——韦运韬 引用日期2022-4-2《世说新语(全集)》——刘义庆 引用日期2022-4-2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