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巴、夷两个少数部族首领朴胡、杜濩、任约,各率部众归附东汉朝廷。
东汉朝廷划分巴郡,以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任约为巴郡太守,三人都被封为列侯。
十月,开始设置只有名号的侯爵,奖赏那些有军功的人。
张鲁逃亡巴中时,偏将军黄权向刘备进言,说:“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等于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
刘备于是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去迎接张鲁。
阎圃劝张鲁北降曹操,说:“协助以成大事,应该托付曹操。如果不这样,就只有向西归附刘备。”
张鲁愤怒地说:“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
十一月,张鲁率领家属,投降曹操。
曹操亲自出迎,按照宾客的礼节接待他,授予他镇南将军,封为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万户。
后世道教徒因此称张鲁为“张镇南”。
曹操又封张鲁的五个儿子为列侯,将张鲁及家属迁往邺城,为自己的儿子曹宇迎娶张鲁女儿为妻。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张鲁去世,谥号原侯,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东。
阎圃也被封为列侯,曹操把俘虏的马超妻子董氏,赐给了阎圃。
程银、侯选、庞德都随张鲁归降曹操。
曹操恢复了程银、侯选的官爵,授予庞德立义将军的职位。
黄权赶到巴中时,张鲁已经归降了曹操,便挥军攻打朴胡、杜濩、任约,大败三人。
曹操派张郃别督诸军,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
刘备争锋相对,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太守,抗击张郃。
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与张飞接战,相拒五十余日,互有胜负。
五十余天中,杜濩、朴胡、王平等巴西郡民尽皆被张郃迁走。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人。
王平因小时候养在外祖父何氏家,所以又叫何平,后来才姓回本来的王姓。
王平随杜濩、朴胡等迁到洛阳后,被任命为代理校尉。
最后,张飞寻得机会,率精兵一万余人,从小道进攻张郃。
由于山道狭窄,首尾不能相救,张郃大败,仅带十余人弃马爬山逃跑。
之后,张郃收拢败兵,撤回南郑,由于原来的荡寇将军张辽因合肥之战而升迁为征东将军,张郃因此补缺为荡寇将军。
刘备也回到成都。
曹操分出原属于韩遂、马超的士卒五千余人,派平难将军殷署等人统领,又任命扶风太守赵俨为关中护军,命令赵俨派兵一千二百人加强汉中防务,由殷署监督送往汉中。
但这些将要被派往汉中的士兵都很不情愿。
赵俨把这些士兵送到斜谷口后返回,尚未到军营,殷署的部队便发生了叛乱。
跟随赵俨的步、骑兵一百五十人,都是那些叛军的亲戚同党,他们听说叛乱以后,都很惊慌,穿戴好铠甲,手执兵器,惶惶不安。
赵俨从容地对他们分析了成败得失,恳切地加以抚慰勉励。
士兵们都慷慨地说:“不论生死,我们都会跟随护军,不敢有二心。”
赵俨派他们前往各营,分别召唤、鉴别那些结党叛乱者,共八百余人,分散在田野中。
赵俨下令,只惩治谋划叛乱的首领,其余的一概不追究。
郡县将所逮捕的人全部释放,于是叛兵相继回来投降。
赵俨秘密上报,说:“应当将这批人送到大营,改用旧部队来镇守关中。”
曹操派将军刘柱率两千人前往,约定等抵达后,再发遣关中兵。
不料事情泄露,各营非常惊恐,无论如何劝导,都不能使众人安定下来。
赵俨想了一个办法,宣布说:“我将在你们当中挑选温和老实的一千人留下,镇守关中,其余的全都派往东方。”
他召见主管官员,命令呈上各营士兵名册,立刻进行择别。
留下来的人情绪稳定,与赵俨同心,那些该走的人也不敢有所举动。
赵俨在一天内将该走的人全部发遣上路,并将所留下的一千人分布到各处守置。
不久,刘柱所率部队从东方赶到。
赵俨再次威胁劝导,将留下的一千人也一并发遣,让他们跟在先前被发遣的部队后面,一同前往东方。
就这样,赵俨前后把二万余士兵都安全送到了东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