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历史] 史说三国:一七六 打通西域

魏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初五,魏文帝曹丕到许昌巡视。
曹丕下诏说:“现在的上计和孝廉,也就是代向朝廷荐举的人才。如果限定年龄,然后再举荐,年老的吕尚、年幼的周朝王子晋等人就不可能扬名于古代。现命令各郡、国选拔人才,不必拘泥于年龄老幼。只要儒者能够通晓经典,官吏能够懂得文墨,熟悉法令,都可以试用。有关的部门要纠举弄虚作假的人。”

1.webp.jpg

魏黄初二年(221年)十一月,治元多、卢水、封赏等地诸胡组成联军在河西作乱,镇西将军曹真率军进讨,大获全胜,斩首五万余级,获牲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牛八万,平定了河西。
当初曹丕听说叛胡决水灌显美城(今甘肃永昌县城东),对左右及诸将说:“昔日隗嚣决水灌略阳城,光武帝乘着他疲敝,进兵攻灭。如今胡人决水灌显美城,这件事正好相似,估计打败胡人的捷报不久就要到了。”
过了十天,捷报果然传到洛阳,曹丕非常高兴,大笑说:“我在帷幕之内运筹帷幄,诸将在万里之外奋勇作战,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没有如此之多的。”
经此一战,魏国重新打通了与西域往来的道路。
魏黄初三年(222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分别派使者入朝,进贡物品。
从此,中原与西域又恢复了联系,曹魏也恢复了汉朝时在西域的统治,并在西域设置了戊己校尉。
三月初一,曹丕立皇子齐公曹叡为平原王,晋封皇弟鄢陵公曹彰等人为王。初十,立皇子曹霖为河东王。
三十日,曹丕到襄邑(今河南商丘市睢县)巡视。
四月十四日,曹丕又立鄄城侯曹植为鄄城王。

2.webp.jpg

此时的诸侯王只保有封国的空名,没有任何实力,各王国只有百余名老兵作为警卫,与都城隔绝千里,又不允许诸侯王到京城朝见皇帝。
魏朝廷在各诸侯王国设置防辅和监国等官员,密切监视诸侯王的行动。
这些诸侯王虽然有王侯的名义,除了物质上比百姓优厚些,其他与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而且,就算他们想做个平民百姓,也不可能。
曹魏的法令非常严峻,诸侯王稍不注意就会触犯,其过错和恶行随时会上报到京师。
最后,诸侯王人人自危,只求平安无事,不敢犯错,就算有好的名声,也不愿闻达于朝廷。

3.webp.jpg

曹丕的弟弟曹衮,是曹操与杜夫人的儿子,少年时就喜好学习,十几岁时能写文章。
曹衮每次读书,往往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文学官和左右侍从常常担心他精力损害而得病,屡次劝他注意休息,但他性喜读书,不能中止。
每当兄弟们游玩娱乐时,他却独自深思经典。
曹衮历封平乡侯、东乡侯、赞侯、赞公、北海王、赞王、濮阳王、中山王,勤奋好学,行为谨慎,未曾有过失。
王国的文学官和防辅商量说:“我们奉命观察北海王的举止行为,如果他有过失,我们要上报朝廷,但有善行,我们也应该向朝廷汇报。”
于是,二人联名上表,陈述曹衮的优点。
曹衮知道后,非常惊恐,责备文学官说:“重视道德修养,约束自己,这是做人的本分,而各位却将这些上报朝廷,恰恰是给我增加负担。如果有善行,不怕朝廷不知道,而诸位急迫上报,是在给我帮倒忙。”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青龙元年(233年),曹衮奉旨前来朝见,不慎违犯了京都的禁令。
主管官员上奏,批评曹衮。
曹叡下诏说:“中山王素来恭敬谨慎,偶然来到这里,还是用评议帝王亲属的规则来评判这事吧。”
但主管官员固执己见,曹叡没有办法,只得下诏削减曹衮两个县、七百五十户的封邑。
经此一事,曹衮非常忧虑和害怕,告诫命令属下官员要更加谨慎。
曹叡赞赏曹衮的心意,在第二年,想法恢复了他之前所削减的两个县的封地。
由此可见,曹魏对诸侯王们法律之苛刻,监管之严厉。

4.webp.jpg

魏青龙三年(235年)秋,曹衮得了病,曹叡下诏派太医为他看病,殿中、虎贲带着手书的诏令和赏赐的珍贵膳食相跟随,又派太妃、沛王曹林一起去探视病情。
曹衮病得很厉害,命令属下官员说:“我缺少德行,愧受天子的恩宠,现在我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了。我喜欢俭朴,但朝廷有临终报告的制度,作为全国遵行的法典。我气断的时候,从停放灵柩到下葬,务必遵奉诏书的命令。过去卫国大夫蘧瑗埋葬在濮阳,我看到他的坟墓,常常想到他遗留的风范,希望依托于贤人的灵魂长眠地下,一定要选在它的近旁营造我的坟墓。《礼》规定:男子不死在妇人手里。赶快按时建成东堂。”
东堂建成,曹衮把它命名为“遂志之堂”,坐着车子急忙去往那里居住。
又命令继承自己王位的儿子曹孚说:“你还太小,没有接受过家教,这么早就成了王爷,只知道乐,不知道苦,必将会有骄傲奢侈的过失。接待大臣,务必按照礼仪。即使不是大臣,对老人也应该答谢礼拜。侍奉哥哥要恭敬,体恤弟弟要慈爱。兄弟有不好的行为,应当跪下劝谏他们。劝谏不听从,就流着泪给他们讲道理。讲道理还不改,那就禀告他们的母亲。要是仍然不改,应当上奏给天子知道,一起辞掉封地。与其依守恩宠而遭到灾祸,不如贫贱生活以保全自身。我说的这些指的都是大的罪恶,至于微细的过错,就应当为他们遮掩。”
曹衮去世后,曹叡下诏让沛王曹林留在那里完成葬礼,让大鸿胪持节符执掌护理丧事,宗正前去吊唁祭祀,赠送的丧葬礼品十分丰厚。
曹衮著有文章两万多字,才华虽然不如曹植,但二人的爱好却是一样的。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