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东汉文学家。
杨修出身世代簪缨之家,从曾曾祖父杨震,一直到父亲杨彪,“四世太尉”,其母为司徒袁安曾孙女、袁术的女儿。
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其聪慧,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
曹操军国事多,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其才华令曹操都自叹不如。
《世说新语·捷悟篇》记载了杨修四篇故事,其机智才华可见一斑。
修建相国府大门时,刚架椽子,曹操亲自出来看,叫人在门上写个“活”字,一言不发就走了。
杨修看见了,立刻叫人把门拆了。
拆完后,他解释说:“门里加个‘活’字,就是‘阔’字。魏王是嫌门大了。”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盖头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
前面很多人都看过,但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轮到杨修去看,抓过来就吃了一口,说:“曹公叫每人吃一口呀,还犹豫什么。”
有人不解其意,事后向杨修讨教。
杨修说:“‘合’字拆开,就是人、一、口三字,不就是一人一口嘛。”
有一次,杨修跟随曹操从曹娥碑旁路过。
曹娥(130年~143年),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人,东汉时期著名孝女。
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个巫祝,负责祭祀方面的工作。
汉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曹盱举行祭祀活动,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伍子胥),不幸掉入江中,生死未卜。
曹娥时年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也投江。
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着父尸浮出水面。
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
元嘉元年(151年),上虞县令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即曹娥碑,以彰孝烈。
后来蔡邕夜探曹娥碑,手摸其文而读,在碑的背面提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虀臼”。
曹娥碑当在绍兴上虞,曹操一生从未去过江南,不可能看到过原碑,估计此碑是蔡邕归来后,为传颂曹娥孝行,命人另立的。
曹操看到碑的背面“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就问杨修:“懂吗?”
杨脩回答说:“懂。”
曹操说:“你不要说出来,等我想一想。”
走了三十里路后,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
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
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好字。虀臼,是用来捣姜蒜等的器具,是承受辛辣东西的,受辛合成辞(辤)字。所以,这八个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
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跟杨修的一样。
曹操不由感叹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相差了三十里。”
还有一次,曹操要讨伐袁绍,修造军事装备,剩下几十斛竹片,都是几寸长的。
大家认为这么短的竹片没有什么用,就准备烧掉。
曹操觉得这些竹片可以用来做竹盾牌,只是这想法还在心里,没有把话说出来。
他派人去问杨修,结果杨修的想法与他完全一样。
大家都很佩服杨修的聪明和悟性。
由于曹操在立嗣一事上狐疑不决,大臣们各怀心思,慢慢地就在最有希望的曹丕、曹植身边,各自聚集起一批拥护者。
他们互相结为党羽,出谋划策,大造舆论,互相倾轧,都希望能将自己所拥趸的人推上权力的宝座。
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其中以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四人为首。
这四人在曹丕身边号称为“四友”,司马懿、陈群的政治才能以及谋略在汉魏谋士和大臣中是公认的上上之选,吴质心计深沉,文才也佳,朱铄没有详细记载,但他的官位是中领军,统率着亲兵卫士和禁军。
拥护曹植的有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其中以丁氏兄弟和杨修为中坚力量。
丁氏兄弟与曹丕有私怨,心有所恨,当然就会拥护曹植。
而杨修起初与曹植互相被对方才情所吸引,惺惺相惜,自然而然就走得近了。
此时杨修深得曹操的信任,又在曹操身边做事,消息灵通,方便进言,有他出谋划策,帮助曹植数次通过曹操的考验,加之曹操本就对曹植心有所属,所以刚开始相争时,曹植占尽上风。
曹操有好几次都差点宣布立曹植为继承人。
不过,曹植身边的这些人,大多以杨修等文人为主,文采有余,政治谋略却远非曹丕身边的“四友”之敌。
比起司马懿、陈群、吴质等人的老谋深算,杨修等人的那点文人的机智,就只能是小儿科了。
有这样一件事情,足以说明吴质等人的谋略过人。
吴质时任朝歌县长,不在邺城,曹丕为了方便商议事情,就派人偷偷地用破篓子装了吴质,送到邺城来。
这事让杨修知道了,就去向曹操打小报告。
曹操当时正忙,一时来不及派人去查验。
曹丕的密探立即将此事告知曹丕。
曹丕听了,急得六神无主,私自结交地方官员,那是大罪,一旦曹操查证属实,自己吃不了只有兜着走。
吴质却不慌不忙地说:“别怕。让杨修告去。明天你还是用那个破篓子,里面装上绢,假装偷偷地往外运。杨修一定又会去向曹公报告。”
他嘿嘿一笑,说:“接连两次报告,这次曹公一定会派人查验。如果发现事情不是他报告的那样,那他可就要遭罪了。”
曹丕依计而行。
杨修得报,果然又跑去报告了曹操。
曹操派人截获破篓子,里面只有白绢,哪有什么人。
事情的结果完全在吴质的预料之中。
曹操从此怀疑杨修,连带对曹植也起了疑心。
曹丕派人向太中大夫贾诩询问巩固自己地位的方法。
贾诩说:“愿将军你能发扬德性和气度,亲身去做寒素之人的事情,早晚孜孜不倦,不违背做儿子应该遵守的规矩,这样就可以了。”
曹丕听从了贾诩的话,暗自深深地磨炼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