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历史] 史说三国:一〇一 孙刘联姻

孙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共抗曹操,把妹妹嫁给了刘备。
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过孙氏的名字,国内戏曲或民间称为孙尚香、孙仁、孙安、枭姬、枭姬娘娘、灵泽夫人等,日本吉川英治《三国志》中则称弓腰姬,中国无此称呼。
孙氏才思敏捷,性情刚猛,有兄长们的风度。
她身边有侍婢一百余人,训练有素,随时手执利刀,在旁站着侍候。
刘备见了这些女兵就头痛,每次进入内宅,心中都暗自恐惧。
因为赵云庄重沉稳,刘备特命赵云掌管内事。
后来,法正给刘备出了个主意,叫他疏远孙氏,在公安城西的孱陵(今湖北荆州公安县)建了一座城,称作“孱陵城”,也叫“孙夫人城”,让孙氏与她的侍女及卫队住在那里。
还有一种说法称,此城是因为孙氏猜忌刘备,自己筑城,不与刘备同住。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孙权派大船迎接妹妹回吴,孙夫人打算将刘禅一并带走,幸得诸葛亮及时派赵云和张飞一起在江上拦截,夺回了刘禅。
从此,孙氏一去不返,杳无音讯,再也没有任何事迹流传。

1.webp.jpg

丞相掾和洽向曹操提出建议,说:“天下的人,才干和品德各不相同,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以过分的节俭朴素来约束自己是可以的,但用这标准去限制别人,或许就会出现许多失误。如今朝廷上的舆论,官吏中穿新衣服,乘好车的人,就被称为不清廉。而不修饰仪表,穿破旧衣服的人,则被赞为廉洁。致使士大夫故意弄脏自己的衣裳,收藏起车子、服饰。朝廷各部门的高级官员,有的还自己携着饭罐,到官府上班。树立榜样以供人仿效,最好采用中庸之道,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如今一概提倡这些使人难以忍受的行为,用它来约束各阶层的人士,勉强施行,必然会疲惫不堪。古人的教化,只是务求通达人情。凡是偏激怪异的行为,必定包藏虚伪。”
曹操认为他的见解很好。

2.webp.jpg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曹操发布《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说:“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现在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从前,孟公绰做晋国赵、魏两家贵族的家臣首领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胜任滕、薛等小国大夫的职务。假如必须是清廉的人才能使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于世呢?当今天下有没有像姜尚那样身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呢?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大家要帮助我显扬高明人士,即使身份卑微,也要推举,只要有才能就进荐上来,让我能够任用他们。”
这篇文章不长,但写得起伏变幻,字里行间,交织着深沉的感情,文辞恳切,语言淳朴率直,表达了对贤才的一片诚挚渴求之心,颇具说服力。

3.webp.jpg

曹操统一北方后,政权逐渐巩固,开始图谋南方,实现统一全国的愿望,本人也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其主要对手刘备、孙权联盟不但在军事上构成巨大威胁,政治上也攻击他“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说他“欲废汉自立”,就算是东汉朝廷内,也时不时有人议论纷纷,担忧他一朝篡汉。
十二月,曹操为了平息这种议论,发布了《述志令》(又名《让县自明本志令》),大意为:“我最初被推荐为孝廉时,自以为本来就不是隐居深山的知名之士,害怕被世人看作平庸无能,于是想作一郡的太守,打算好好处理政务,推行教化,以树立名誉,故在济南国任国相时,铲除残暴邪恶势力,公正地选拔人才。由于这样,受到强门豪族的忌恨,我恐怕给家中招来灾祸,就借口有病,回到家乡。当时年纪还不大,就在谯县县城以东五十里处修建书房,打算秋季与夏季读书,冬季与春季射猎,计划这样过二十年,等天下安定以后,再出来做官。但我未能如愿,被朝廷征召为典军校尉,于是改变主意,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使墓道的石碑上可以题写‘汉朝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的志愿。而后遇到董卓之乱,我兴起义兵。以后,我任兖州牧,击败黄巾军,迫使三十万黄巾军投降。又讨伐袁术,使他走投无路,穷困而死。击败袁绍,将他的两个儿子斩首示众。再消灭刘表,于是平定天下。我身为宰相,作为臣子达到尊贵的顶点,也已超出了我的愿望。假设国家没有我,不知会有几个人称帝,几个人称王?或许有人看到我势力强盛,又生性不信天命,恐怕会随便猜测,说我有篡位的野心,每一想到这些,心中就感到不安。所以,向你们述说这些话,都是我的肺腑之言。然而,想要我就这样放弃所统领的军队,交还给主管部门,回到我的封地武平侯国,实在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我确实害怕自己一离开军队就会被人谋害,既是为我的子孙打算,又因为我一失败就会使国家危亡,所以,我不能追求虚名,而遭受实际的灾祸。然而,我的封地共有四个县,享有收取三万户百姓租税的权利,我的品德怎么能配得上呢?天下尚未安定,我不可以辞去官位。至于封地,是可以退让的。如今,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封地归还给国家,只享受武平的一万户百姓的租税,姑且以此来减少对我的诽谤议论,同时也稍微减轻我的责任!”

4.webp.jpg

《述志令》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曹操既叙述了生平经历,也阐明了自己的平生志向、政治抱负和心路历程,文笔苍劲有力,气势雄伟飞动,语气严峻而感情浓烈纯厚,直抒胸臆。
最后,曹操退让三县两万户的封地,以此表明自己无意汉室天下,但为求自保,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危,也为了天下苍生,这个丞相还得做下去。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