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历史] 史说三国:五 乱起凉州(1)

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湟中义从胡响应黄巾起义,联合西凉土豪宋杨等人,发动叛乱。
湟中义从胡是东汉时湟水流域小月氏人和卢水胡人之一部。
章和二年(88年),邓训任护羌校尉,安抚招纳羌胡各部,收养湟中月氏、卢水诸胡中少年健勇者以为义从,称湟中义从胡。
北地先零羌和袍罕河关群盗也反叛,共同拥立湟中归附的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
叛军向金城(今甘肃兰州市)太守陈懿诈降,要求凉州督军从事边允和凉州从事韩约前往接受他们的投降。
韩约不愿去,陈懿强迫他去。
结果二人一到叛军大营,立即被扣为人质。
因为边允、韩约同为凉州金城郡人,在当地很有名望,叛军便胁迫二人入伙,共同推举边允为首领,主持军政事务。

1.jpg

面对叛乱,新任凉州刺史左昌不积极组织力量平叛,反而浑水摸鱼,偷盗军粮数万石,中饱私囊。
汉阳郡长史盖勋多次劝阻,左昌很不高兴,于是派盖勋率汉阳郡从事辛曾、孔常,驻守汉阳郡阿阳县(今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与叛军正面对决。
他原以为盖勋就那么点兵,必败无疑,最好在战乱中一命呜呼,即便不战死,也可以以此为借口用军法处死。
不料,盖勋打仗很有一套,与叛军多次作战,成功守住了阿阳县。
盖勋(140年—191年),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
他出身凉州官宦世家,年轻时曾被举为孝廉,后为汉阳郡长史。
盖勋为人正直,公私分明。
当时,武威太守仗着在朝廷中有权贵撑腰,胡作非为,凉州从事苏正和准备弹劾此人,而凉州刺史梁鹄害怕得罪权贵,便想罗织罪名,将苏正和杀害。
他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盖勋,征求他的意见。
盖勋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就劝盖勋趁机报仇,杀了苏正和。
盖勋拒绝了,说:“不可以这样做。假公济私,杀害良臣,是不忠。乘人之危,是不仁。”
他劝梁鹄说:“喂养猎鹰就是为了捕猎,因为捕猎而杀害猎鹰,那以后用什么捕猎?”
梁鹄听从了他的意见,放弃了杀害苏正和的念头。

2.jpg

苏正和得知盖勋帮了这么大一个忙,让自己死里逃生,非常感激,特意登门拜访盖勋。
盖勋闭门不见,派人传话说:“我只是为梁使君谋划,不是为了你。”对苏正和仍然如当初一样恨他,视为仇敌。
武威太守黄儁被征召时,一路延误,迟迟未到州府报到上任,刺史梁鹄准备上书弹劾他,治他轻慢之罪。
盖勋为他求情,梁鹄才作罢。
黄儁知道后,送给盖勋二十斤黄金,表示感谢。
盖勋说:“我是认为你这延误之罪可以从轻处理,才为你说话,绝不是为了赚钱。”始终不肯接受。

3.jpg

叛军数攻不破阿阳,便转攻金城郡。
盖勋请求左昌派兵救援金城郡,左昌不肯。
金城太守陈懿组织抵抗,但无济于事,不到两个时辰,守军溃败,陈懿被乱军杀死。
东汉护羌校尉伶征率兵围剿,也兵败被杀。
边允又率军包围凉州州府及汉阳郡郡治所在的冀县(今甘肃天水市甘谷县)。
左昌惊恐失措,派人向盖勋求援。
辛曾、孔常见叛军势大,不敢救援,犹豫不决。
盖勋大怒,责备他们说:“从前庄贾身为监军而延误军期,被司马穰苴斩首。你们两个小小从事,难道比古代的监军地位高?”
辛曾、孔常害怕了,这才听令,出兵救援。
盖勋率援军抵达冀县,两军交锋,阵前相见,怒斥边允等人叛乱。
边允、韩约都说:“当初左昌要是早听你的话,派兵来救援金城郡,那时我们还没有杀死太守陈懿,或许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如今杀了太守,劫掠州郡,罪孽深重,就算投降,也是死路一条,没有退路了。”
说完,二人大哭,命令撤军,解除了对冀县的包围。
为逃避东汉朝廷的追缉,边允改名为边章,韩约改名韩遂。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